中食网 -> 科普 -> 正文
消费者在外就餐注意事项
时间:2016-03-01 17:54:55 来源:辽宁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一、选择合适的餐馆

  消费者在选择餐馆时,除了关注美味的饭菜、幽雅的环境以及良好的服务等因素外,还应注重选择安全放心的餐馆就餐。

  1、选择有许可证的餐饮服务单位

  《食品安全法》已于2009年6月1日正式实施。根据该法规定,餐饮服务单位取得《餐饮服务许可证》后,方可从事餐饮服务经营活动,且须在经营场所亮证经营。餐饮服务单位经营的范围应符合许可证核定的项目。

  消费者到餐馆用餐,首先要看餐馆吧台或其他显著位置有无悬挂餐饮服务许可证,有证的单位具备了相应的开业条件,如没有取得许可证,则属于违法经营。另外,还要注意餐饮服务许可证上的许可备注内容,如是否注有“凉菜”、“生食海产品”等。因为“凉菜”、“生食海产品”等属于高风险食品,较易引起食物中毒,经营者必须具备特定的加工操作条件,并在许可证备注栏目中予以注明。

  2、选择信誉等级较高的餐饮单位

  2012年初,我国在各地陆续实施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制度。监管部门根据餐馆的许可、人员、环境、设施设备、采购贮荐、加工操作、消毒等食品安全状况,评定动态等级和年度等级。动态等级为监管部门对餐饮服务单位食品安全管理状况每次监督检查结果的评价。动态等级分为优秀、良好、一般三个等级,分别用大笑、微笑和平脸三种卡通形象表示。年度等级为监管部门对餐饮服务单位食品安全管理状况过去12个月期间监督检查结果的综合评价,年度等级分为优秀、良好、一般三个等级,分别用A、B、C三个字母表示。

  挂“A级餐饮服务食品安全单位”标牌的为食品安全信誉度最高、风险度最低、安全条件最好的单位;挂B级牌的是食品安全状况较为放心的单位;挂C级牌的餐馆为食品安全状况一般的单位,也是餐饮服务监管机构强化监管的单位。建议消费者尽量到风险性较低、食品安全信誉度较高的餐馆就餐。

  为了以简洁、方便的方式向社会公布餐饮服务单位的食品安全监督信息,部分省市陆续推行餐饮服务单位监督公示制度。监管部门在餐饮服务单位经营场所醒目位置设置公示标识(笑脸、平脸、哭脸),向消费者动态公布监督检查结果,以便消费者在知情的前提下做出消费选择。消费者应尽量到“笑脸”或“平脸”的餐馆就餐。

  3、观察是否超负荷运营

  消费者选择餐馆,尽量不光顾客流量陡增的饭店,因为突然集中增大的供应量,可能导致餐馆超负荷加工,给食品安全埋下隐患。

  二、注意饮食卫生与安全

  1.就餐前应洗手

  人的双手每天接触各种各样的东西,会沾染多种细菌、病毒和寄生虫卵,因此要养成就餐前(或吃东西前)洗手的习惯,这样能降低”病从口入”的风险。正确的洗手方式如下:

  第一步:以流动的自来水把手弄湿;

  第二步:涂上洗手液(或肥皂)双手互相搓擦至少2 0秒,应擦出足够的泡沫,确保手掌、手背、拇指四周、指甲边及指间清洁;

  第三步:彻底冲洗双手;

  第四步:用抹手纸抹干双手或用烘手机烘干双手。

  2.就餐前应注意餐具卫生

  就餐前要观察餐具是否经过消毒处理,经过清洗消毒的餐具具有光、洁、干、涩的特点;未经清洗消毒的餐具往往有茶渍、油污及食物残渣等。现在餐桌上出现一些塑膜包装的套装小餐具,这些餐具都是由集中清洗消毒单位清洗消毒的,套装消毒餐具包装膜上应标明餐具清洗消毒单位名称、详细地址、电话、消毒日期、保质期等内容。

  3.辨别食物状况

  用餐时应注意分辨食品是否变质、是否有异物和异味。

  颜色异常鲜艳的食物,有可能是违法添加了非食用物质或超量、超范围使用了食品添加剂。

  不吃违禁食品,少吃或不吃生食海产品。

  4.其他注意事项

  倡导文明、健康用餐,大力提倡使用公筷或实行分餐制。

  夏秋季节避免过多食用凉拌菜、改刀熟食等易受病原菌污染的高风险食物。

  对某种食物过敏的,应避免食用此类食物。

  胃肠道功能欠佳的,应避免食用冷饮、海鲜、辛辣食品、高蛋白食品等刺激胃肠道或不易消化的食品。

  不暴饮暴食。

  三、剩余食品打包注意事项

  1.不宜打包的食品

  蔬菜不宜打包,因为蔬菜富含维生素,而维生素反复加热后会迅速流失。另外,蔬菜中的硝酸盐反复加热后,会生成含量较高的亚硝酸盐,对身体造成危害。

  凉菜、色拉等不宜打包,因为凉菜在制作过程中没经过加热,很容易染上细菌,同时凉菜也不易重新加热。

  因此,蔬菜和凉菜最好当餐吃完,如有剩余,也不宜打包再食用。打包的菜肴最好是适合重新加热的。

  2.剩菜保存方法

  剩菜的存放时间以不隔餐为宜,早上剩的菜中午吃,中午剩的菜晚上吃,最好能在5至6个小时内吃掉。因为在一般情况下,通过100撮氏度的高温加热, 一定时间内是可以杀灭大部分致病菌的。但是,如果食品存放的时间过长,食品中的细菌在繁殖的过程中会释放出大量的毒素,加热不能完全破坏和降解这些毒素。

  剩菜最好按类别分开储存,因为在不同食品中,微生物的生长速度不同,分开储存有利于避免食品交叉污染。温度较高的食品需放凉后再放人冰箱,因为热的食品突然进人低温坏境后,产生的冷凝水易污染食品。

  海鲜富含蛋白质,最受各种细菌欢迎,不宜久放。打包回家的富含淀粉的食品如年糕等,容易被细菌寄生,而有些细菌的毒素在高温加热下也不容易被杀死和分解。

  3.剩菜加热方法

  冰箱中存放的食品取出后要回锅加热或用微波炉加热,加热时要使食品的中心温度至少达到70摄氏度。这是因为冰箱的温度只能抑制细菌繁殖,不能杀灭它们。如果食用前没有充分加热,食用后易发生细菌感染,引起腹泻等。在加热以前可以通过感官判断一下食品是否变质,如果感觉有异常,千万不要再食用。

  海鲜更容易滋生细菌,所以必须加热后食用。但是如果加热时间过长,所含优质蛋白、脂肪和丰富的维生素也会损失较大。因此,打包的海鲜类加热时间控制在4到5分钟比较合适。加热过程中,还可以加些酒、姜、大蒜等佐料,可以起到杀菌作用。

  肉类食品打包回去后再次加热,最好是加上一些醋。因为这类食品都含有比较丰富的矿物质,这些矿物质加热后,会随着水分一同溢出。在加热的时候加上一些醋,这些物质遇上了醋酸就会形成结合物,被固定下来,有利于被身体吸收和利用。

  四、各类用餐形式的不同特点

  1.火锅

  在秋冬季节,不论在家或出外,热腾腾的火锅自然是广大消费者喜欢的就餐形式。火锅的原料五花八门,其中以海鲜、禽肉、牛羊肉最受欢迎。不过,火锅原料若末经妥善处理和彻底煮熟而贸然吃下,各种致病原便会有机可乘,潜人体内,引发疾病。故此,消费者无论在火锅店或在家中选吃火锅,应注意食品安全,以保障身体健康。进食火锅食品时应注意:

  (1)火锅底火务必要旺,以保持锅内汤汁滚沸为佳。菜料食物若未煮熟即吃,病菌和寄生虫卵未被彻底杀死,易引发疾病。

  (2)贝类应选择鲜活的,洗擦干净贝类的外壳,浸养在清水中至少半天以上,待其自行清滤出体内的污物,死的贝类含大量致病微生物,不能食用。

  (3)生熟食物要分开盛放,使用两套筷子、用具和餐具分别来处理生和熟的食物,避免在桌上摆放过多食物,防止交叉污染;

  (4)每次添水或汤汁后,应待锅内汤汁再次煮沸后方可继续煮食。

  (5)食用时食品不宜滚烫,口腔、食道和胃粘膜通常只能耐受50℃- 60℃的温度,太烫的食物,就会损伤粘膜,致使急性食道炎和急性胃炎。从锅中取出滚烫的涮食时,最好先放在小碟晾凉。

  (6)吃火锅不要冷热搭配,冷饮和热食交互食用,容易使肠胃道受损,患有高血压等心血管疾病者,则要注意热汤和酒类,这些饮品容易让身体温暖,但接触到冷空气后,血管易急速收缩,而且喝酒一段时间后身体温度反而会降低。

  (7)不要喝或尽量少喝火锅汤,火锅汤进入肠胃消化分解后,经肝脏代谢生成尿酸,过多的尿酸沉积在血液和组织中,易引发痛风病。吃火锅时应多饮水,以利于解酸的排出。

  (8)注意均衡饮食,不宜过量进食胆固醇含量较高的的动物内脏。

  (9)用明火烹煮火锅时,会产生大量二氧化碳,要确保空气流通,若用炭炉烧火锅,一定要打开窗户,让空气流通,否则室内缺氧,木炭燃烧不透时,金产生大量的一氧化碳,容易使人中毒。

  2.烧烤

  烧烤食品近年来火爆,深受年轻消费者喜爱。但烧烤食品含较多致癌物质尤其是烤焦的部位,建议消费者尽量少吃或不吃。烧烤食品主要存在以下危害:

  (1)烧烤中产生的苯并芘对健康有害。特别是街头烧烤食品由于设施简陋,易使烘烤温度过高、烘烤时间过长等,从而导致苯并芘含量较高。

  (2)烧烤肉类易产生亚硝胺类物质。

  用来烤制的肉类存烤制前般要缝过腌制,如果腌制时间过长、储存不当等加共烹调过程不符合食品安全要求,易产生亚硝酸盐,并与肉中蛋白质分解所产生的胺类发生作用,会产生具有致癌性的亚硝脏类物质。

  (3)烧烤用具存在安全隐患。穿制用的竹棍或铁条大多未经消毒,且反复使用,容易污染病毒和细菌,有些小摊位用含铅高的旧自行车条穿制肉串等,经过烤制后,穿条中的铅可渗透到食物,可导致慢性铅中毒。

  (4)烧烤环境危害健康。烧烤场所呛人烟气含有多种有害物质,如一氧化炭、硫氧化物、氮氧化物、颗粒物、苯并芘、二恶英等,在这样的环境中就餐可增加患病概率。

  食用烧烤食品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生、熟食物器具要分开。烧烤时生、熟食物所用的碗、盘、筷子等器具要分开,否则容易导致生熟食物的交叉污染而吃坏肚子。因此最好事先准备好两套餐具,以避免熟食受到污染。放生食时要注意和快烤熟的食品有一定距离,防止污染熟食。

  (2)烧烤要充分。有些食物不易烤熟,例如鸡翅内部,最好可将其切开后再进行烧烤;肉类摆放时尽量放置在炉子的中部,烤的过程中要经常改变肉的位置,勤于翻动,以保证整块肉同时被烤熟。

  (3)烧烤时宜避免食品直接接触火焰。在烤肉的对候,滴下的油脂遇火会产生致癌物质苯并芘,并附着在肉类的表面。此时应及时移开烤肉。烤焦的食品对人身体有危害,不要食用。

  (4)燃料应充分燃烧。加炭时要注意应等到木炭完全燃烧后再烧烤,因为炭在没完全燃烧时易产生有害气体,不利于健康。

  3.自助餐

  自助餐以用餐时根据自己的喜好随意选取食品的自我服务为主,可选性比较广,客人各取所需,随到随吃。由于餐前准备较为充分,因此可以同时接待众多客人用餐,是一种省时、方便的用餐形式。

  但自助餐与一般餐饮饭菜相比.具有更高的食品安全风险。比如自助餐的生鱼片、凉拌菜等往往会在室温下放置较长时间,而且是直接暴露在空气中,容易滋生细菌。另外,自助餐不是现炒现吃,而往往是一批次加工制作出大量热菜供顾客选用,存在较大食品安全隐患。

  吃自助餐应注意以下几点:

  (1)不要因吃自助餐而刻意长时间饿肚子,饿过头反而吃不下,而且易伤胃,可以在前一餐吃些面条等容易消化的食物。

  (2)吃自助餐时先吃少量主食,再吃海鲜和肉类,这样有利于消化.不伤肠胃,最后吃甜食。饮料少喝,可以用水果代替。

  (3)采用低热量荤食与果蔬相间的吃法对于爱美女性来说是不错的选择,因为这种搭配方式不太容易长胖而且比较养生、健康;而对于本身体质寒凉的人群而言,建议如果吃了适量的刺身、贝类以后,不要再吃冷饮,否则太过寒凉很容易造成胃部不适,导致腹泻发生,建议喝些温汤或热饮暖暖胃。

  4.食堂

  集体食堂具有就餐人群集中、就餐时间集中、就餐地点集中等特点,且食堂饭菜一般为“大锅菜”,每一锅的炒菜量较大,如炒制时间短容易造成部分菜肴未能烧熟煮透。部分菜肴提前加工,使得烧熟后存放时间过长,个别食堂甚至有供应隔顿(隔夜)饭菜且不彻底回烧的现象。

  消费者在食堂就餐要注意以下几点:

  (1)食用四季豆、扁豆、豇豆、刀豆等豆荚类食品,要注意其是否烧熟煮透。因为豆荚类食品没有彻底烧熟煮透时,其含有的皂素、红细胞凝集素等有毒物质不能被完全破坏,被人体摄入后会引起食物中毒。如果食用这类食品,尽量选择色泽较暗、明显烧熟的。

  (2)食用鲐鱼等青皮红肉鱼,要注意其是否新鲜。海产鱼类中的青皮红肉鱼,如鲐鱼、金枪鱼、沙丁鱼、秋刀鱼等鱼体中含有较多的组胺酸。集体食堂往往提前大量进货,且储存条件往往不能达到冷藏要求。当鱼体不新鲜或腐败时,组胺酸就会分解形成组胺,组胺一旦形成,一般的烹调烧煮难以将其破坏,因此较易引起食物中毒。如果食用这类食品,尽量选择新鲜度较高的。

  5.盒饭

  盒饭由于其食用方便、价格低廉,拥有很大的市场消费量。但由于盒饭从加工分装完成到消费者食用的时间间隔较长,其食品安全风险非常高。消费者食用盒饭要注意以下几点:

  (1)不食用无资质单位生产的盒饭。无资质单位生产的盒饭的加工分装场所卫生条件往往很差,食品原料安全性不能保证,加工过程不规范,极易引发食物中毒。消费者切忌为了贪图方便和便宜而食用无资质单位生产的盒饭。

  (2)不食用含有凉拌菜、改刀熟食、生食水产品等品种的盒饭。因为这些菜肴极易受致病菌污染,从而影响盒饭的安全性。

  (3) 冷藏的盒饭其包装盒上应标有加工时间和保质期限,消费者应注意识别,不食用过期盒饭。食用前应重新加热,使其中心温度超过70℃。若是采用微波炉加热的,应注意饭盒是否标有可以微波炉加热的标记或说明。

分享到:
中食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食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食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食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食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QQ:2427031969 邮箱:242703196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