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食网 -> 新闻 -> 正文
关键词:食品安全 动物福利立法 提振乳业 坚守实业
时间:2017-03-07 09:02:20 来源:中国食品报

  全国人大代表 完达山乳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景海:

  全民饮奶仍未普及

  农民喝上好奶时将进一步拉动奶业振兴

  “饮奶习惯普及、奶企良性循环发展、加强企业诚信体系建设”这是全国人大代表、完达山乳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景海的两会建议。

  树立饮用牛奶健康意识

  王景海介绍,目前,虽然国家在多地进行学生饮用奶推广,但仍有一些地方响应学生饮用奶计划不积极,城区学生饮用奶范围不普遍。2016年6月,全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试点学校的学生饮用奶日均供应量仅为1300万份,而2016年全国义务教育人数1.4亿人,喝上学生饮用奶的仅有2000万人。同时,由于国人早先未能形成饮奶习惯,牛奶营养科学知识没有普及,老年人群对牛奶的消费需求不高。偏远农村是中国奶业潜在的市场,乳制品如果能够覆盖乡村,农民都喝上好奶的时候,一定会拉动民族奶业的振兴。企业不能只盯着高端消费群体,应该更好地满足大众的消费需求。

  王景海建议,国家宣传部门应加强饮用牛奶益处的公益宣传,让国民树立饮用牛奶的健康意识。在中小学课堂中普及饮用牛奶的益处等相关营养知识,从小培养孩子的健康意识和营养意识。在老年人群中加强饮用牛奶习惯的宣传,避免老年人群受各种伪劣保健食品的宣传误导。

  形成奶业良性循环发展

  国内乳制品行业的“奶荒”和“奶剩”现象在过去十几年中经常出现循环,缺奶了就进口,无限制地涨价;奶多了就杀牛、倒奶,乳品行业的良性循环发展尚未形成。如何破解“奶荒”和“奶剩”这个制约中国奶业健康发展的难题,任重道远。

  我国乳品行业的市场消费能力与生产能力不相匹配,我国的乳制品生产能力已位列世界第三,但全民消费奶制品并没有排到第三,这就是差距。在生产与消费大循环过程中,应该有计划地推进产业和市场衔接的规划,将地域规划和企业发展规划纳入其中,做通盘考虑。

  王景海表示,牛奶多了,市场收购价格下跌,奶农无利可图,选择杀牛、倒奶,退出养殖。政府在一定程度上应该担当规避“奶剩”的社会责任,企业应该肩负起不出现“奶剩”,甚至主动减轻养殖业压力的责任。但是,单靠企业或者单靠政府难以解决问题。如果企业在“奶剩”的时候承担起收购压力,成本增高,就会出现竞争力在市场上减弱的现象。如果企业不承担压力,将来缺奶的时候,牛杀得差不多了,奶也消耗得差不多了,企业需要的时候又没有奶源了,这是市场资源配置的问题。政府应该在相应的时刻采取措施,保障企业在困难时候可以减少负担,政府和企业共同承担责任,避免奶农杀牛、倒奶的现象,让奶业生产进入良性循环。

  树立民族品牌国际形象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全面振兴奶业,引导扩大生鲜乳消费,培育国产优质品牌。中国奶业树立品牌形象至关重要。如今,中国奶制品质量大幅提升,企业诚信体系也在逐渐完善,但消费者对中国奶业的信心还未恢复。

  王景海建议,国家应加大对乳品企业诚信体系与质量安全追溯体系资金扶持力度,在已有的基础上系统化,使消费者易操作、可识别、追根源。对未建立诚信体系与追溯体系的国内外乳品企业实行同等追溯标准,增加透明度,让消费者在比较中选择,提升民族乳品在消费者心中的诚信度。更要做好民族优质产品的品牌宣传,在打击假冒伪劣的同时,树立民族品牌的国际形象。本报两会特派记者 付敖蕾

  全国人大代表 安徽省农科院副院长赵皖平:

  加快推进农场动物福利立法

  解决食品安全源头问题

  今年两会,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农科院副院长赵皖平首次提出关于加快制定农场动物福利法的建议,并对农村电子商务助推精准脱贫以及网络订餐食品安全监管等涉及食业发展的问题提出了建议。

  动物福利有利解决食安源头问题

  世界动物卫生组织指出,所谓动物福利是指动物如何适应其所处的环境,满足其基本的自然需求。“农场动物与人们的生活密不可分,关注农场动物福利,就等于在食品源头上把好关,能有效减少食品安全风险。”赵皖平表示,解决动物源性食品安全问题关键是实施全产业链质量控制,重视相应的动物福利措施。但我国目前在农场动物福利方面尚无国家法律及相应检测、评价与监管体系。重视动物福利,可以推动我国养殖业向健康、高效、安全的方向迈进,对动物的生长、无抗食品生产、肉制品运输配送、肉质提升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可以说,在饲养环节提高对动物的善待意识和相关养殖技术是解决食品安全的关键,因此,要加快推进农场动物福利立法。

  发展农村电商 助推精准脱贫

  近年来,我国农村电子商务发展迅猛,为脱贫攻坚、精准扶贫做出了巨大贡献,但也存在宣传不到位、涉农企业电子商务人才缺乏、农村物流派送体系不健全、农特产品网上品牌培育工作滞后、品牌知名度不高等问题。

  赵皖平建议,一要强化宣传,以财政资金引领,推动电子商务发展。职能部门应开展电子商务调研,尽快制定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规划,明确发展目标、发展任务、战略重点和发展模式;出台优惠政策,鼓励引导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开展电子商务,以适当奖励方式促进其发展。

  二要加强培训,引进培养电商专业人才。加大信息技术和电子商务培训力度,提高电子商务在涉农企业老板和农户中的了解度和可信度,积极引导农民和涉农企业多层次、多渠道参与电子商务。

  三要打牢基础,建立健全电商支撑体系。积极扶持和鼓励农业生产企业加快信息化建设步伐,推进信息服务网络向产业化龙头企业、农产品批发市场、中介组织及农户延伸,打造电商发展的信息基础;加强物流体系建设,充分利用现有邮政等第三方物流;鼓励引导物流配送向农村延伸,结合城镇化建设的推进,整合乡镇商贸中心、社区服务站、便利店和流通网络资源。

  四要打造品牌,提高农产品电商市场认知度。

  网络订餐应列入重点监管对象

  在网络订餐方面,赵皖平建议要切实落实网络订餐平台监管食品安全责任,落实网络监管平台提供者为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督促网络订餐第三方交易平台做好入网餐饮单位的数量调查摸底和资格审查,做好与实体店的现场核实比对工作,把专项监督检查工作与建立长效机制结合起来,推进网络订餐食品安全的常态化监管。

  加强网络订餐平台信息共享。建立监管信息和订餐平台信息互联互通机制,鼓励第三方平台采集和应用政府监管数据。推动立法,建立长效监管机制。国家层面尽快出台《网络订餐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办法》,加强对网络监管平台检查和线下餐饮服务单位抽查,引导第三方交易平台经营者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管理制度,鼓励第三方交易平台完善日常巡查、定时抽检、调整排名等制度措施,建立入网餐饮单位信用评价体系,监督入网餐饮单位严格遵守食品安全法规定的从事网络订餐、送餐经营活动,有效保障消费者权益。本报两会特派记者 付敖蕾 文/摄

  全国人大代表 娃哈哈集团董事长宗庆后:

  未来食业航向将从安全到健康

  今年两会,全国人大代表、娃哈哈集团董事长宗庆后带来了15份建议。3月4日,宗庆后接受本报两会特派记者采访时表示,坚守实业、坚持创新、抵制网络谣言等成为其反复提到的关键词。

  饮料从安全转向保健营养

  “营养、健康是食品产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宗庆后说,这几年,老百姓的消费升级了,我们也应该提高产品的档次了。他希望通过生物工程、中医食疗等方面努力,开发一些对人们健康有帮助的保健食品。”前不久,宗庆后全程参与了娃哈哈“红枣小米福养粥”和“百合莲子清养粥”两款养生粥品的产品研发。

  主业上进行产品升级。近年来,食品工业面临增速下滑、转型升级压力增大的困境,同时,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老百姓对食品需求也发生了变化,饮料亦从安全转向保健营养。企业主动求变,组建了生物工程研究所,以生物工程、中医食疗为基础,将食品饮料从安全转向健康,通过研发有益的菌种及中医食疗的保健食品与保健饮料,满足老百姓健康的需要,适应消费者更高的需求。去年新建智能化菌种车间,目前已在调试,投产后将替代进口产品,并开发更多的健康食品。同时,在生产线自动化、管理信息化的基础上对生产线进行智能化改造,既可保证质量,又能提高效益,减少劳动力。

  就“如何破解科研成果转化不力”的问题,宗庆后表示,让科技人员真正享受到科技成果转化收益是解决问题的关键点之一。目前,国务院已出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及若干规定,对完成、转化职务科技成果做出重要贡献的人员给予奖励和报酬做了原则性规定:提取不低于50%的比例。“浙江省的这一奖励比例为70%。”

  宗庆后对刚刚出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也十分关注。他表示,从目前国家公布的首批保健食品原料目录来看,仅包括部分维生素、矿物质品种,对健康有益的许多常用中医药食疗原料品种并未包括在内。应该对那些具有药食同源作用的原材料“松绑”,让更多中草药原料应用于食业,激发食业更大活力。

  谈及互联网与实业发展的关系时,宗庆后表示,要用好互联网这把“双刃剑”,用得好是一个提升传统实业的工具,用不好也会给实体经济带来很大的伤害。

  深度融合让企业走得更稳更快

  “与国内外高校院所深度融合,会让企业走得更稳更快。”宗庆后介绍说,近年来与多方的融合,包括建设以色列佩雷斯科技园(孵化以色列各大学的技术成果)、人工智能技术产业、生命科学产业等产业集聚园区,承接、引入国内外前沿科技成果进驻小镇孵化、培育加速、产业化。与以色列佩雷斯中心、高瓴基金等合作,为小镇建设成立配套支持基金,优先投资计划进驻科创小镇的项目,促进高新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同时申请政府科研专项基金、政府产业配套投资引导基金共同参与,与自有的民营资本形成合力,加快技术创新能力建设。

  宗庆后特别提到的“杭州娃哈哈国际科创小镇”,立志于瞄准全球创新高地,荟粹全球顶尖大学的技术创新成果,为入驻企业提供技术、资金等产业升级综合解决方案,实现创新成果与产业化的无缝对接转化。在促进娃哈哈自身转型升级的同时,为浙江、杭州的企业承接高科技、实现转型升级提供技术、资金支撑,创造二次腾飞的机会。(唐卫/摄)本报两会特派记者 王薇

  全国政协委员 伊利集团董事长兼总裁潘刚:

  振兴实体经济需出实招

  当前,振兴实体经济正处于紧要关口,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今年两会,全国政协委员、伊利集团董事长兼总裁潘刚就提交了一份关于振兴实体经济的提案。

  “创新不足、成本上升和资本冲击实业,是当前我国实体经济面临的三大挑战。”潘刚认为,要真正实现振兴实体经济这一目标,国家还需要出“实招”,在创新扶持、降低企业成本、完善资本市场法律法规等方面出台一揽子政策,实实在在地推动实体企业健康发展。

  实体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和命脉,一个国家要想保持长久经济竞争力,必须夯实实体经济。在这份振兴实体经济的提案中,潘刚系统分析了目前我国实体经济发展面临的三大挑战。

  创新不足 建议“双管齐下”

  “第一个挑战是研发投入不足,创新能力低下甚至严重缺失;第二个是企业的综合成本持续上升,尤其是融资成本居高不下和沉重的非税负担,大大加重了实体企业的负担;第三个是资本市场法律法规不完善,导致近几年资本冲击实业的现象频频发生。”潘刚表示,面对这三大挑战,作为市场经营主体,实体企业本身应该先在创新、品质、成本管理等多方面练好内功。与此同时,他也期待政府能够从顶层制度设计、产业政策引导、法治营商和环境建设等方面“出实招”,形成一个系统化的战略支持体系。

  在创新方面,潘刚建议要“双管齐下”,“一方面由政府主导,联合各行业的龙头企业和民间资本,在全国各地共同设立一些产业创新研发中心,重点突破那些具有行业共性的关键性技术;另一方面,继续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保障企业能获得创新投入应有的回报,从而提高企业的创新意愿和积极性。”

  成本上升 建议“加减法”并用

  对于成本问题,潘刚认为,政府应当“两法并用”,在继续做“减法”的同时大力做“加法”。潘刚说,做“减法”就是全面清理整顿行政事业性收费,同时继续加大对各种违规收费查处力度,有效降低企业运营的制度性交易成本。

  对于做“加法”,潘刚则解释为“积极发展直接融资渠道”,包括推进资产证券化创新发展,规范发展区域性股权市场,加强债券市场“矩阵式”发展,积极发展项目收益债及可转换债券、永续票据等股债结合产品,简化境内企业境外融资核准等,“这样也可以帮助实体企业在很大程度上降低融资成本。”

  资本冲击 要建立“防火墙”

  面对资本市场上的“恶意收购”,潘刚建议要“多措并举”,一是要完善公司法、证券法等法律法规;二是要明确对资本市场并购事件的监管原则,进一步改革现有的监管框架,强化功能监管,消除监管“真空”,强化风险识别和预警,同时加强监管联动,加大对资本违规行为的执法力度;三是对农业、食品等抵御资本冲击能力较差的民生行业,要建立“防火墙”,通过设置资本进入的审批制度,来防范资本对民生行业的实体企业造成冲击。

  “振兴实体经济,政府只有出台一揽子政策,才能实现1+1大于2的合力。”潘刚认为,“挺过阵痛,持之以恒,相信一定能够推动中国实体经济整体性的提质增效。”

分享到:
中食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食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食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食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食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QQ:2427031969 邮箱:242703196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