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食网 -> 新闻 -> 正文
谁来捍卫农村孩子舌尖上的安全
时间:2017-03-13 09:40:38 来源:半月谈

  “五毛食品”流向农村

  在农村学校附近,有不少小卖部或流动摊贩,售卖包装粗糙、口味浓重的食品,这些零食单价往往低于1元,被称作“五毛食品”。

  图为湖南怀化凉伞镇某学校旁的山寨可乐。

  某小学的学生正在课件分享山寨小零食。

  一位“免费午餐”公益团队志愿者说:“那天看我女儿同学在吃五毛一包的辣条,一股特别诱人的奇香,因为全是过量的香精色素添加剂 。”

  “卖得最好的就是辣条、臭干、鸡翅等零食,差不多每两天就到县城补一次货。”一位汤姓店主告诉半月谈记者,小卖部一年收益十几万元。

  而这样的小卖部,在很多农村随处可见。

  记者在河南永城市陈集镇丁集中心小学门口看到,11点半刚放学,学生就成群结队涌入学校门口的小卖部。一款名为“一见钟情”的花生牛奶要1元,但在外包装上根本找不到生产日期。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副教授彭亚拉曾就农村儿童营养和食品安全进行了3年的研究。

  研究团队深入江西、湖南、河北、四川等多地农村调查发现,农村学校周边出售的零食中,许多是劣质小零食,生产厂家地址、电话等信息虚假的比例达30%。

  这些劣质零食中,仅辣条类就多达30余种,均产自村镇小作坊。

  湖南星沙中南小学旁,“咪妈妈”和“两只松鼠”。

  “这种三无产品,基本上每个商店都有,每个学生都爱。”国家二级公共营养师、首都保健营养美食学会副秘书长刘璐谈起这种现象,也表现出无奈。

  彭亚拉说,在被调查的孩子中,经常吃零食的占73%,有些孩子甚至一天能吃三四包辣条,还有不少孩子把零食当正餐。

  “一些农村住校生,每周都带100元左右的生活费,说是吃饭,垃圾食品消费占一半多。”豫南一乡村小学老师告诉记者。

  湖南星沙中南小学旁,网络流行语“蓝瘦”“香菇”成了这款小食品的主打风格。

  傍名牌、乱添加,山寨食品危害大

  在农村很多小卖部,傍名牌的山寨食品比比皆是。

  半月谈微博上,一位网友晒出自己在农村学校附近的小卖部里看到的山寨食品,包括“小百兔”“好吃店”“康帅傅”等,包装和名称能够以假乱真。

  河南伊春县黄村附近,酷似阿尔卑斯的棒棒糖。

  记者采访发现,这些食品除了卫生状况堪忧外,其添加成分对人体危害也很大。在一款名为“鱼酷”的产品外包装上,仅甜味剂就达7种。

  彭亚拉的研究团队通过对30余种辣条分析发现,一些产品加入的化学添加剂多达22种,根据当地检测部门检测,一些产品中钠含量和细菌含量超标。

  劣质冰糕和饮料类食品基本由食用香精、甜味剂、酸味剂、色素等食品添加剂调制而成,营养无从谈起。

  “添加剂不是天然的食品成分,加入过多,对身体危害非常大。轻的会导致急、慢性中毒,严重的会致癌。”

  河南省肿瘤医院医生庄昊说,长期过度食用甜味剂超标的食品,危害人体肝脏及神经系统,对小孩危害更明显。

  刘璐说,农村孩子患高血压的几率要高于城市,主要是因为孩子吃太多重口味食物后,对盐的摄入量会增加,容易诱发慢性疾病。

  “五毛食品”缘何屡禁不止

  半月谈记者采访发现,除农村消费水平低之外,意识不足、监管不够,是导致农村学校周围垃圾食品泛滥的主要原因。

  随着物质水平的提高,父母们给孩子更多的零花钱,而孩子们辨别能力不强,很难摆脱对来源不明食品的诱惑。

  此外,农村以留守儿童居多,而隔代监护人受教育水平低,他们对食物营养与食品安全认知匮乏。“其实,一些家长和孩子都知道不好,但孩子控制不住,家长也管不住。”刘璐说。

  在一家小卖部,记者随机问了几名学生,为什么对“五毛食品”爱不释手。“我们也听说辣条吃多了对身体不好,但没感觉到哪里不好,只要一想到这个味道,口水就在嘴里打转转。”学生们说。

  记者采访发现,农村之所以成为山寨食品泛滥之地,主要是由食品安全监管缺位导致。

  近年来,食品安全管理越来越严格,但基层执法部门因各种因素,重视程度不够,农村也就成了监管“洼地”,而农村校园周围的“五毛食品”,更是“洼地中的洼地”。

  在一些中小学校外,不少流动商贩给监管带来难题。每到课间休息时,学生们都不用出校门,只要通过栅栏的缝隙,小摊们就会将油炸、冷饮或是一些“五毛食品”卖给孩子们。

  “农村这个市场很大,我们监管队伍人员又很少,也缺乏必要的检测设备。虽说通过不间断的检查监管,能起到一些效果,但这是个动态过程,今天我们检查过的,可能明天又来了,你再去检查没收,走了之后他们又会销售。”河南省延津县食品安全委员会一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湖南怀化新晃县一学校附近,山寨的“橡皮糖”。

  捍卫孩子们“舌尖上的安全”

  有专家表示,问题食品扎堆农村的主要症结,并不在消费环节,而是在生产、流通环节。要让问题食品在农村无处藏身,必须从源头治理,加强监管。

  2016年底,国务院食品安全办、公安部、农业部、国家工商总局、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五部门联合开展农村食品安全治理专项督查,要求完善农村食品生产经营全链条监管,形成全方位、全环节、全覆盖的农村食品安全治理长效机制。

  此外,督促地方政府落实农村食品安全工作属地管理责任,建立起严格的问责制度和追惩机制,加强对一些生产、销售场所的日常管理和监督力度。

  作为农村人口大省,河南组建近2000个食品药品监管所,针对抽检不合格的“五毛零食”及其生产经营企业,依法严厉查处,改善了农村基层地区出现的食品安全监管空白状态。

  “我们走访了许多农村,发现农村食育知识普遍缺乏,家长说不清,学校道不明,孩子更是不在意。”刘璐说,仅靠制度约束还不够,还需进行宣传教育,提高群众的食品安全意识。

  刘璐建议:

  一方面,要加强对食品生产经营者和从业人员的法律、业务培训,强化其法律意识、责任意识和食品安全意识;

  另一方面,要采取多种形式,强化对广大农村消费者的食品安全教育,在学校开展饮食行为教育,让孩子们形成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

  彭亚拉建议,把膳食营养指导与食品安全教育纳入国家“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提高孩子们的健康水平。

分享到:
中食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食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食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食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食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QQ:2427031969 邮箱:242703196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