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食网 -> 新闻 -> 正文
舌尖上的民生产业助力健康中国建设
时间:2017-10-23 18:04:05 来源:中国食品报

  “砥砺奋进看食业”系列报道: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健康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十八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了“十三五”规划建议,提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健康中国”首次正式进入党的文件,成为国家战略。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要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以普及健康生活、优化健康服务、完善健康保障、建设健康环境、发展健康产业为重点,加快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努力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打下坚实健康基础。

  健康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的重要标志。5年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人民健康,积极推进健康中国建设。

  健康助力小康,民生牵着民心。

  以人民为中心的“健康之路”已铺设开来……

  国民健康素养水平逐步提升

  健康素养是指个人获取和理解基本健康信息和服务,并运用这些信息和服务做出正确决策,以维护和促进自身健康的能力。提升城乡居民健康素养,提高广大人民群众发现和解决自身健康问题的能力,是提升人民群众健康水平的重要策略和措施。2016年10月25日发布的《“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将“居民健康素养水平”纳入健康中国建设主要指标体系。

  国家卫计委2015年8—12月组织开展的第五次全国城乡居民健康素养调查结果显示,2015年中国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为10.25%,较2012年、2013年、2014年分别增长1.45、0.77和0.46个百分点,呈现稳步上升态势,实现了《全民健康素养促进行动规划(2014—2020年)》中提出的“到2015年,全国居民健康素养水平提高到10%”的工作目标。

  从知识、行为和技能来看,2015年中国居民基本知识和理念素养为20.60%,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素养为10.36%,基本技能素养水平为13.94%。从主要公共卫生问题来看,2015年中国居民安全与急救素养为45.72%,科学健康观素养为33.82%,健康信息素养为17.08%,传染病防治素养为15.02%,慢性病防治素养为10.38%,基本医疗素养为9.49%。

  健康服务进一步优化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指出,全民健康是建设健康中国的根本目的。立足全人群和全生命周期两个着力点,提供公平可及、系统连续的健康服务,实现更高水平的全民健康。要惠及全人群,不断完善制度、扩展服务、提高质量,使全体人民享有所需要的,有质量的,可负担的预防、治疗、康复、健康促进等健康服务,突出解决好妇女儿童、老年人、残疾人、低收入人群等重点人群的健康问题。

  公共卫生服务得到强化

  “十二五”期间,我国卫生计生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居民主要健康指标总体上已处于中高收入国家行列,医疗卫生资源总量继续增长,服务设施条件、能力和质量持续提升。免费向城乡居民提供12类45项基本公共服务,重大传染病防治工作进展显著,妇幼卫生保健水平进一步提升。

  《“十三五”卫生与健康规划》指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人均经费补助标准提高到40元,服务内容增加到12类45项。初步建立起慢性病防治体系,严重精神障碍防治网络不断完善。爱国卫生运动深入开展。居民健康素养水平稳步提升。推广血液筛查核酸检测,血液安全水平进一步提高。联防联控工作机制不断完善,成功防范和应对人感染禽流感等突发急性传染病和公共卫生事件。卫生计生综合监督执法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标准与监测评估工作扎实推进。

  营养被融入所有健康政策

  营养是人类维持生命、生长发育和健康的重要物质基础,国民营养事关国民素质提高和经济社会发展。近年来,我国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营养供给能力显著增强,国民营养健康状况明显改善。但仍面临居民营养不足与过剩并存、营养相关疾病多发、营养健康生活方式尚未普及等问题,成为影响国民健康的重要因素。为贯彻落实《“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高国民营养健康水平,国务院办公厅于2017年6月印发《国民营养计划(2017—2030年)》。

  该计划提出,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以普及营养健康知识、优化营养健康服务、完善营养健康制度、建设营养健康环境、发展营养健康产业为重点,立足现状,着眼长远,关注国民生命全周期、健康全过程的营养健康,将营养融入所有健康政策,不断满足人民群众营养健康需求,提高全民健康水平,为建设健康中国奠定坚实基础。

  开展6项重大行动,重点提高孕产妇、婴幼儿、学生、老年人、患者、贫困地区人群和运动人群7类人群的营养健康水平;加大力度推进营养型优质食用农产品生产,将“三品一标”在同类农产品中总体占比提高至80%以上;创立营养型农产品推广体系,推动广大贫困地区安全、营养的农产品走出去;研究与建设持续滚动的全国农产品营养品质数据库及食物营养供需平衡决策支持系统;规范指导满足不同需求的食物营养健康产业发展。

  到2020年,营养法规标准体系基本完善;营养工作制度基本健全,省、市、县营养工作体系逐步完善,基层营养工作得到加强;食物营养健康产业快速发展,传统食养服务日益丰富;营养健康信息化水平逐步提升;重点人群营养不良状况明显改善,吃动平衡的健康生活方式进一步普及,居民营养健康素养得到明显提高。到2030年,营养法规标准体系更加健全,营养工作体系更加完善,食物营养健康产业持续健康发展,传统食养服务更加丰富,“互联网+营养健康”的智能化应用普遍推广,居民营养健康素养进一步提高,营养健康状况显著改善。

  中医药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

  2016年是中医药的政策红利年,国务院印发《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把中医药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要充分发挥中医药独特优势,提高中医药服务能力、发展中医养生保健治未病服务、推进中医药继承创新。在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大背景下,中医药事业不断取得突破性进展。

  《国民营养计划(2017—2030年)》指出,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制定符合我国现状的居民食养指南,引导养成符合我国不同地区饮食特点的食养习惯。通过多种形式促进传统食养知识传播,推动传统食养与现代营养学、体育健身等有效融合。开展针对老年人、儿童、孕产妇及慢性病人群的食养指导,提升居民食养素养。实施中医药治未病健康工程,进一步完善适合国民健康需求的食养制度体系。

  今年7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施行,中医药发展迎来新的春天。《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作为第一部全面、系统体现中医药特点的综合性法律,将党和国家关于发展中医药的方针政策用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将人民群众对于中医药的期盼和要求用法律的形式体现出来,对于中医药行业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

  健康环境营造持续推进

  习近平在2016年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指出,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与健康的基础。要按照绿色发展理念,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要继承和发扬爱国卫生运动优良传统,持续开展城乡环境卫生整洁行动。要贯彻食品安全法,完善食品安全体系,加强食品安全监管,严把从农田到餐桌的每一道防线。要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健全公共安全体系,努力减少公共安全事件对人民生命健康的威胁。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战略,这为我们从新的视域下思考生态环境治理问题提供了良好契机,为我们构建现代生态环境治理体系指明了方向。

  2015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转方式、强农业,必须加强农业生态治理。针对社会关注和亟待解决的农业生态环境问题,一号文件提出,要实施农业环境突出问题治理总体规划和农业可持续发展规划,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实施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工程,扩大重金属污染耕地修复、地下水超采区综合治理、退耕还湿试点范围。

  2015年4月,“水十条”正式出台,目标到2020年,全国水环境质量得到阶段性改善,污染严重水体较大幅度减少,饮用水安全保障水平持续提升,地下水超采得到严格控制,地下水污染加剧趋势得到初步遏制,近岸海域环境质量稳中趋好,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水生态环境状况有所好转。2016年,“土十条”出台,目标到2020年,土壤污染恶化趋势有望得到遏制,土壤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土十条”还对土壤安全利用提出了具体要求,明确指出重度污染的土壤严禁种植食用农产品。

  据报道,2017年,河南省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再出大招,不仅要加强农业生产用水和土壤环境治理,深入推进实施高毒农药定点经营、实名购买和兽药良好经营规范等制度,切断污染物进入农业生产环节,还要把农产品质量安全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和政府绩效考核范围。

  健康产业更加多元化

  统计数据显示,大健康产业目前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新兴产业。美国的健康产业占GDP比重超过15%,加拿大、日本等国健康产业占GDP比重超过10%,业内人士指出,我国的健康产业仅占GDP的4%—5%,还处于起步阶段。随着健康中国战略落地,大健康产业投资盛宴将随之开启。

  养老产业空间巨大

  随着我国迈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口占比越来越大,养老产业空间巨大。《中国健康养老产业报告(2016)》显示,养老产业自2013年进入市场化以来,企业便纷纷涉足。2014年地产、医疗服务、保险、康复辅具等企业蜂拥而入,2015年互联网、大健康等产业链相关企业纷纷加入,2016年国有大型企业和民营企业集团进行资本介入,逐年演变成市场竞争主角,这不仅彰显了养老产业中参与企业的主体多元性,而且显示了养老产业未来的竞争格局。

  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养老产业发展与规划。2017年2月,国务院印发《“十三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体系建设规划》,地方政府也纷纷出台相应的建设规划与发展蓝图,进一步明确各地养老产业的发展思路、目标、任务,并完善政策措施,大力推进健康与养老服务产业发展。

  体育产业发展乘势而上

  “十二五”时期是我国体育产业发展取得较大成绩的5年。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下,体育产业发展乘势而上,为国民经济发展和全民健康发挥了重要作用。

  《体育产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指出,“十二五”期间,我国体育产业体系日益健全,初步形成了以竞赛表演和健身休闲为驱动,体育用品为支撑,体育场馆、体育培训、体育中介、体育传媒等业态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体育与科技、文化、传媒、健康、养老、旅游等相关行业日益融合。而且,产业结构明显优化。

  2016年11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运动营养食品通则》(GB 24154—2015)实施,正式确立了运动营养食品作为特殊膳食食品的法律地位。今年7月,北京市出台全国首部运动营养食品的生产审查规范性文件——《北京市运动营养食品生产审查方案(试行)》。这一方案,真正实现了运动营养食品产品标准落地。当前,正是运动营养产业成长的关键时期,通过法规建设,规范产品、引导市场,创造更加公平、开放的竞争环境,引导中国运动营养行业进一步繁荣。

  近年来,随着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国务院大力推进健康中国建设,运动消费领域出现快速增长的态势,运动营养食品的需求也迅速增长。据预测,持续到2020年,运动营养产业的年增速都将维持在20%以上。

  营养健康产业进入黄金发展期

  2011年12月,国家发改委、工信部共同发布了《食品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首次将“营养与保健食品制造业”列入国家发展规划,其中明确提出营养与保健食品制造业的行业发展方向与重点,并对营养与保健食品制造业的产业布局进行了安排,明确了发展目标。

  《国民营养计划(2017—2030年)》提出,“发展食物营养健康产业”,如加大力度推进营养型优质食用农产品生产,规范指导满足不同需求的食物营养健康产业发展,开展健康烹饪模式与营养均衡配餐的示范推广,强化营养主食、双蛋白工程等重大项目实施力度,加快食品加工营养化转型。

  营养与健康是未来食品产业发展的方向,“十三五”确立了国人人均寿命增长一岁的目标,这将给营养保健食品行业带来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开拓出更多、更深的价值蓝海。当前,公众对于营养与健康的需求日趋升温,百姓不仅需要吃得安全,更渴望吃得健康。标准和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发展,驱动营养和健康新思维。我国食品产业正处于从注重营养向强调健康的转型期,发展中“新思维”的出现,需要科研领域的创新意识不断增强,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产品创新与产业模式的创新,才能更好地指导食品产业的发展。

分享到:
中食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食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食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食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食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QQ:2427031969 邮箱:242703196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