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农业”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到现阶段的大趋势,是一种超越传统农业形态的新业态。在2015年的全国“两会”上,李克强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将“互联网+”上升为国家战略。2015年7月份,国务院印发了《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推出了包括“互联网+农业”在内的11项行动计划。绥化作为传统农业大市、绿色食品大市,在绿色食品产业发展上积累了较雄厚的基础。随着人民收入的不断增加,生活质量的大幅提高,对农产品特别是食品的要求越来越高,从吃饱、吃好向吃营养、吃安全转变的大趋势日益凸显,对绿色安全食品的渴盼越来越强烈,也为大力发展绿色安全食品带来了巨大的空间。本课题以传统农区绥化市为研究对象,从绥化绿色食品产业的基本情况和发展规律入手,重点探析“互联网+农业”快速发展大趋势下绿色食品的销售问题,探索依托“互联网”发展绿色食品的方向和途径,加快实现由“种得好”向“销得好”的升级转变。
一、“互联网+农业”对绿色食品产业的影响及机遇
民以食为天,在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今天,食品的安全、健康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随之带来了市场对于绿色食品、有机食品需求的快速增长。然而,一家一户的小农生产从业人员数仍然占农业从业人员80%以上,并且在短时间内很难改变,严重阻碍了绿色食品产业的发展。“互联网+农业”助力智能农业和农村信息服务大提升,可以使农业生产要素的配置更加合理化、农业从业者的服务更有针对性、农业生产经营的管理更加科学化,是今后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特征和基本方向,也为绿色食品产业拓展了更大的发展空间。一是“互联网”突破时空限制,有效拓展了绿色食品进入市场的通道。传统的绿色食品营销主要以实体店面为主,渠道窄,信息不对称。“互联网+”大大促进了农业资源、农业生产、农产品市场等各方面信息的有效传递,有利于解决分散的小农生产和大市场信息不对称问题和绿色食品供求市场对接问题,有利于解决传统农业中因信息不畅而导致的滞销等问题,能有效打通信息传递的“最后一公里”。同时,互联网和农业深度融合带来了新的数据、信息以及新的技术手段,使得农业产业链的各个环节、农业领域的各个细分市场,有了更多的工具、条件和可能性来进行创新,为绿色食品产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信息支撑。二是“互联网”的高度信息化,有利于提高绿色食品产业的智能化程度和生产效率。互联网借助大数据、物联网等新兴信息技术,以计算机为中心,集成信息技术,将感知、传输、处理、控制融为一体,促进了绿色食品生产的标准化、智能化、自动化,实现“环境可测、生产可控、质量可溯”,大幅度提升了绿色食品产销各环节智能化程度,有利于减少流通环节,点对点、面对面的销售形式,大幅度节省人力成本,提高生产效率,让农民获得了更多利润空间。三是“互联网”的全方位开放性,为创新产销模式提供了条件。互联网的外向性、广覆盖,为广泛吸纳社会资金,以“众筹”模式融入绿色食品产业发展创造了广泛的空间,是打破小农经济制约农业农村现代化枷锁的利器。“互联网+”通过便利化、实时化、感知化、物联化、智能化等手段,为绿色食品产销提供精确、动态、科学的全方位信息资源,为催生新的销售模式、销售策略、销售渠道提供强了有力的保障,正成为绿色食品产业跨越式发展的新引擎。四是“互联网”的强大渗透性,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创造了历史性机遇。“互联网”从城市到乡村的渗透延伸,为小规模、大群体的绿色食品经营者快速进入市场提供了捷径,为新型经营主体在更高层次的创业提供了平台。“互联网”的巨大信息含量,将农业科研、农业技术、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绿色食品市场等有机结合起来,为激发更多经营主体创业创新创造了历史性机遇。
二、绥化市绿色食品产业发展现状及趋势
绥化市位于黑龙江省中南部,地处世界著名的三大黑土带之一的松嫩平原腹地。由于纬度高,冬天寒冷漫长,土地处于半年多的休耕状态,为病虫害防治提供了天然屏障,药、肥使用量仅为全国的1/3和1/7,发展绿色食品产业有着得天独厚的基础条件。自我国从1990年起开始实施绿色食品工程以来,经过30余年的发展,绥化市已成为全省乃至全国绿色食品发展最快的地区之一,先后被确定为绿色食品生产基地和农副产品加工基地、中国寒地黑土特色农业物产之乡、国家级生态建设示范区、中国绿色农业示范市和全省唯一的全国整市(地)整建制农业高产创建示范市。所辖的安达市是中国奶牛之乡,海伦市是中国优质大豆之乡,望奎县是中国瘦肉型生猪之乡,庆安县是中国绿色水稻之乡,兰西县是中国亚麻之乡,青冈县是中国玉米之乡。一是基地规模大。2015年末,绿色食品种植面积已发展到1650万亩,经国家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证的绿色食品基地达到1089万亩。国家大型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12个,面积780万亩,实现了无公害农产品产地全覆盖。有178个产品获绿色食品标志认证,有23个产品获有机食品标志认证,有1016个产品获无公害农产品标志认证。二是加工能力强。2014年末,全市绿色食品生产企业发展到167家,年加工总量395.4万吨,实现销售收入62.2亿元。全市实现绿色食品生产总量达482.7万吨,实现绿色食品总产值116.5亿元。全市国内外销售网点发展到600多处,绿色食品外销达到206.6万吨,省外销售额40.1亿元,食品工业已成为全市第一大支柱产业。三是品牌价值高。全市绿色食品企业已拥有驰名商标3个,著名商标38个,知名商标64个。在2011年度中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榜上,“寒地黑土”品牌以123.08亿元的市场评估值第三次荣获中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第一名,“龙蛙”品牌被国家工商总局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七河源”牌大米获国家免检产品,“庆鑫”牌大米被中国粮食行业协会授予“放心米”。庆安大米被评为中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评估第14名,列全国大米品牌第二位。
从发展趋势上看,农产品是特殊商品,有其自身的销售特点和销售模式。目前我市传统销售方式和渠道仍占绝对比重,生产企业营销网络以经销商、代理商为主,直销专供、超市卖场、连锁经营、电商销售等新兴销售渠道仅占销售总量的5%左右,还没有形成规模。从趋势看,传统销售渠道逐步萎缩,而农超对接、直销直供、旗舰连锁店体验店、电商销售等新兴渠道将成为主流。比如美国,78.5%的农产品通过“生产地——配送中心——超市、连锁店——消费者”渠道通路完成其分销过程。只有20%的农产品通过“生产者——批发市场——销售渠道”的传统农产品营销渠道。农民的集贸市场只占1.5%。目前西方国家80%的果蔬产销依靠直销,经批发市场销售的仅为20%左右。随着经济全球化、信息化步伐的加快,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已全面融入了农业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和各个领域,拓展销售渠道,建立新型营销模式,选择更加有效的营销策略,是实现销得好的首要任务。
三、制约“互联网+绿色食品”营销发展的主要因素
“互联网+”是21世纪信息时代的产物,是信息化的主要特征,也是近十几年来给人们生产和生活带来巨大变化的新鲜事物。就目前看,影响“互联网+绿色食品”发展的原因很多,但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一是观念和意识。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迅猛,已经实现了与金融、电商等业务的跨界融合。但对于传统农业,特别是对于一家一户分散经营的农民来讲,“互联网+绿色食品”是个全新的概念,需要各个参与主体意识和观念的逐步转变,包括企业拥抱互联网的意识、以及市场环境中农民对于互联网的整体接受和适应的意识等,都需要转变。二是经营模式构建。农业是典型的传统行业,具有地域性强、季节性强、产品标准化程度低、生产者分散等特点。同时,绿色食品往往具有运输过程中容易变质和损耗,购买群体以老年人为主、随意性较强、网购习惯少等特征,导致绿色农产品的经营难以形成固定的模式,不是仅仅建一个网站就可以完成的。譬如,如何赢得消费群体认可的问题,如何解决运输损耗问题,如何解决地面提货站或地面店问题等,与日用消费品相比,绿色食品的经营方式、经营渠道受到很大制约。三是物流配送。尽管农村物流体系也在逐步完善,并初具规模,物流主体向多元化发展,开展了“万村千乡”等基础设施建设工程,但是农村流通产业发展仍然滞后,需求分散的特点导致“最后一公里”配送难题尤其突出,特别是对于瓜菜、肉制品等生鲜食品,易损、易腐,对时效和运输过程的控制要求更高。四是互联网基础设施。目前,拥有计算机的农民家庭比例不足30%,还有70%以上的农民没有利用互联网。另外,农业数据资源的利用效率低、数据分割严重,信息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大多停留在试验示范阶段,信息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任务还异常艰巨。五是专业人才。既懂传统农业,又懂互联网的人才缺乏,愿意到农村服务的人很少。工具再好,也必须是懂得正确的使用方法,电脑以及“互联网+”,该加什么?什么时候+?如何+?这些都离不开专业人才的执行。比如:80多岁的褚时健,能在互联网上将褚橙很方便的卖给青睐的“粉丝”,但是65岁的郑俊怀领衔的红星奶粉,潘石屹的苹果、柳传志的桃子等,都不及褚橙在线上的“神武”。“互联网+”对大佬都是难题,更何况连智能手机都用不好的农民群体。因此,当务之急是培育专业人才,或是倒逼农民成为专业人才。
四、依托“互联网”拓展绿色食品销售的路径
当前,“互联网+”、“O2O”、“P2P”等概念满天飞,几千年的农业思维与几十年的互联网思维,如何交叉对接,成了大家共同面对又在摸索解决的课题。农业的根本是解决吃的问题,从改革开放之初的吃饱,发展到现在的如何吃得更好、更安全、更健康,于是农产品不再单一的追求产量,品质不再是兼顾,而是首要。互联网不是绿色食品营销的万能钥匙,成功,没有模板。由于产品属性和特性的不同,市场的消费层不一样,销售的渠道也不在一个管路上,因此,运用互联网思维模式介入绿色食品营销,有其自身的属性和规律。一是抓源头、提品质,确保“真绿”。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就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提出了“产出来”、“管出来”的重要论断及“四个最严”的要求。绿色食品生产与其他产品有明显区别,绿色食品“绿不绿”,关键在“源头”,在基地原料是否“真绿”,基地建设是绿色食品产业健康发展的首要保证和根本要求,是“源”,更是“根”,根基不牢,就没有生命力,就不可能有成长性。要严格执行产地环境标准,对绿色、有机、无公害和地理标志性产品(简称“三品一标”)生产基地的土壤、水、空气进行最严格的检测和环境评价,对达不到标准的,坚决禁止建设。要进一步完善绿色食品基地生产技术标准体系,并使之尽快与国际接轨。要强化对农村源头污染的治理,坚持治田、治水、治污染标本兼治,探索建立保护和改善生产基地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二是拓市场、增效益,确保创建龙头“真强”。中国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报告披露,目前国内农产品电商接近4000家,存在“千网一面”、成本高、标准化不一等问题,仅有1%盈利,88%亏损,有盈利能力的80%以上是大电商企业。从以上数据看出,触网、入网并通过互联网赚钱,首要的是打造优势龙头企业、明星企业。一方面,要大力培育本土优势龙头企业。本土优势企业有资源、有用户、有经验、有风险承担能力,了解本地绿色食品行业特点,在拓展市场、抢占市场上有基础和资源优势,能起到排头兵的作用。要通过政策、资金扶持的方式,做强做大。另一方面,要大力引进战略性大企业大集团。大企业有资金、技术、人才、信息、管理等先进的生产要素,具有强大的资金投入、市场开拓和风险承担能力,能保障绿色食品的高质量、高品质,是绿色食品产业发展、升级的根本方向。同时,龙头企业能更有效的降低成本,获取更大的效益。体现在购买种子、农药、化肥等生产资料时,可以与厂家、大经销商直接洽谈,批量大,价格低;田间管理可以实现大规模机械化作业,消耗低,效率高;在销售时可以与经销商直接对话,销量大,价格高。产销成本最少可以降低10个百分点。三是建模式、拓渠道,确保品牌“真优”。拓展销售渠道,建立新型营销模式,打造高品质、特色鲜明的品牌是发展绿色食品产业的重要保证。一方面,要构建方向明确的销售模式。根据产品特点和消费习惯、消费趋势以及销售区域、销售品种、销售对象,有选择、有针对性地构建产地直供、分期配送、私人订制等销售模式,实现“卖货”、“聚粉”“建网络”的互联网效果。一方面,要打造高品质的品牌。品牌是一种价值理念,是品质优异的标志,是核心竞争力。美国的“苹果”品牌价值1700亿美元,为什么它能值这么多钱?因为它代表了一种品质。庆安“七河源”大米之所以可以在全国多家超市与中粮“福临门”、“金龙鱼”大米竞争,关键就是有品牌的核心价值,要坚定不移地实施品牌战略,打造高品质的品牌。同时,要搞好品牌整合和维护。绥化市仅大米品牌就有上千个,相互竞争、相互挤压,不整合难以形成核心竞争力。要以诚信为核心强化品牌维护,借鉴哈尔滨市维护“五常”大米品牌的做法,不能让市场上的伪劣假冒砸了自己的牌子。四是提素质、强能力,确保农民“真新”。2015年2月,阿里研究院《中国新农人研究报告》提出,新农人群体的形成是互联网赋予“三农”的必然产物。绿色食品经营者能否接受互联网的洗礼,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新农人”,是互联网与绿色食品真正实现深度融合的关键。要通过培训培养“新农人”。充分利用政府和社会的培训资源,大力开展互联网知识培训,通过电子商务协会、电商服务中心、主题培训等方式,培训农民掌握“互联网+农业”运作模式与操作方法。要突出培训养殖大户、农资二代、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普及互联网和电商知识,创造条件让他们获得实惠和好处,通过新型经营主体带动农村居民整体的互联网意识和观念的转变。要突出解决好专业人才问题。数据显示,未来几年,绥化县域网商对电商人才的需求量将超过万人。要大胆引入、大力培养微博、微信、线上平台、互联网销售的互联网人才,给予相应的待遇条件,使专业人才能够扎根发芽、落地开花,为互联网与绿色产品的深度融合提供专业人才支撑。五是夯基础、广覆盖,确保“最后一公里”“真通”。当前,农村信息服务站基本覆盖所有行政村,“县有信息服务机构、乡有信息站、村有信息点”的格局基本形成。但要充分利用这些平台,打通信息传递“最后一公里”,还需要加大努力。一方面,要进一步推进移动通信、宽带、电脑、智能手机等信息化基础设施的普及,同时加大对于农村物流基础设施的投入和改造,切实发挥其在农村综合信息服务、农业生产经营、农产品流通、农业电子商务、批发市场信息化建设、农民专业合作社经营信息化等方面的作用。另一方面,要加快新技术推广应用的覆盖面。比如物联网在种植业、畜牧业领域的应用,遥感监测技术在草原、渔业领域的应用,RFID技术在养殖业中的应用,GPS技术在农机领域的应用,依靠新技术提升绿色食品产业的信息化、科技化水平。六是优服务、强监管,确保平台“真实”。作为地方政府,在推进“互联网+绿色食品”的过程中,除了要做好宣传、引导、扶持等工作外,重点要搭建两个平台。第一个是服务平台。要不断完善互联网基础网络环境、物流基础环境等各类硬件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对“互联网+绿色食品”创新政策的扶植力度,切实利用好各类农业服务平台,营造“互联网+绿色食品”的大氛围和大环境。第二个是监管平台。这是重中之重。食品安全既是“产”出来的,也是“管”出来的,高品质的绿色食品更是“产”出来和“管”出来完美结合的产物。要积极推进监管向多方面、多角度和多层面延伸,变定期监管为常态监管,部门监管为社会共同监管,终端检测全过程控制,把“管”出来的各项措施延伸到生产基地、落实到“产”出来的全过程,努力实现“从土地到餐桌”的全程质量监管,确保绿色食品“真绿”、“真强”、真有竞争力。要加快绿色食品基地数据库和管理系统建设,做到县级有信息管理系统,乡、村有生产档案,农户有生产手册,不断提升生产管理水平。积极推行“退出制度”,建立基地产品的质量追溯体系,对不合格的基地和产品,实施“一票否决”,让质量成为绿色食品产业发展的“高压线”。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食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食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食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食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QQ:2427031969 邮箱:242703196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