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家宴是指农民因依照当地风俗办理事务招待客人的宴请活动。按照传统的风俗一般有婚、丧、嫁、娶、祝寿、迁居等,但随着人们思想观念的更新和对庸俗风气整治的落后,又衍生出除婚丧嫁娶以外以敛聚钱财为目的的重复宴请,花样百簇的宴请在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严重干扰的同时,更增加了监管部门对农村宴席安全监管的难度。
在安全生产监管12项台帐中,并没有明确的台帐名目,但根据其特点和性质应将农村家宴纳入<<中小学及人员密集场所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台帐>>进行管理,其主管单位应是食药监部门,但在乡镇人民政府均未设立相应垂直管理部门,一般采取由县级食药监部门委托乡镇人民政府履行相应监管职责的方式进行监管,而在乡镇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办公室承担这一职责并接受相应业务指导。
一、农村家宴的特点
(一)广泛性
主要表现为:
农村地域范围广,农户多,且居住分散,容易存在监管盲区。
(二)规律性
主要表现为:
举办农村家宴的时间一般集中在农历的秋冬季(阳历的10月-次年3月)和其它国家法定节假日。
(三)多发性
主要表现为:
举办农村家宴因农村户主众多,诸多事务根据择期安排的需要会在同一时间举行或在某一段时间段里络绎不绝。
(四)隐蔽性
主要表现为:
部份干部职工利用农村亲属的身份举办事务,更换通知亲朋好友的方式,给上级查处来来难度。
(五)危害性
主要表现为:
举办农村家宴时就餐人员密集,如果发生食物毒事件将后果不堪设想,其性质与学校等人员密集场所相同,更凸显需加强监管的重要性。
二、现行监管办法
根据业务主管部门的职业要求,乡镇人民政府虽然拥有了执法资格,但相对缺乏专业知识,一般由乡镇安监办工作人员和卫生院专业人员组成执法队伍对相关家宴举办场所进行卫生检查登记,对存在的问题责令当事人整改。
三、存在的问题
(一)监管不到位
通常要求村级安监员及时上报各村举办家宴的人员名单,但会因为各种原因得不到及时登记,而家宴举办者也不会主动向监管部门申请登记,这样造成了家宴举办过后而监管者还不知道的情况。对农村家宴的监管仅仅停留在举办人的申报备案上并不能起到实质性作用,监管机构也会因为工作人员人力有限,而家宴举办因地理分布广泛造成监管不到位。
四、监管的难点
在整个农村家宴安全监管中存在最大的问题即难点是举办农村家宴一般是按照当地风俗而成,存在一些习俗上的讲究,而国家法律也在一定程度上尊重民俗,监管人员往往碍于情面惧于进行现场检查。此原因造成对农村家宴不能正常检查的比例最高,所以解决此问题是解决农村安宴安全监管的核心。
五、解决办法
(一)解决从业资格
即解决农村家宴中餐饮主厨人员的从业资格。可采取从业人员申报培训的方法,集中对农村家宴从业人员进行业务培训,经考试合格后由具有资质的机构颁发从业资格证书,培训产生的费用由政府承担,需要要注意的是考试不能流于形式,确保从业人员技能过硬。这种方法在一定程度上能减小食物中毒的风险,但仍会因为农村地域广泛而对少数违规从业人员无从监管,而权衡这两者的利弊其方法仍然可取,因为毕竟能减小发生安全事故的风险。
(二)加大打击力度
即依照相关法律法规加大对无证从业人员的打击力度,尽量减少无证人员从业的发生概率。无证从业人员会因为具有资格执业人员的经济利益关系而被检举揭发,在很大程度上减小了对无证从业人员的监管难度。
(三)改变监管方式
即由对家宴举办者的申报监管向厨师从业资格监管,这种方法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小执法者和民众(可特指家宴举办者)的对立冲突,更能增强食品安全的保险系数。
(四)摒弃陈旧观念
即国家机关安全监管工作人员应当自觉摒弃陈旧观念,正确处理执法与情面的关系,牢固树立正确的安全监管理念,使监管的心理不再拘泥于人情关而是加强监管责任心,并必须要用严格的纪律迫使安全监管人员进行现场监管。
一旦发生安全事故以后,家宴举办户主负有不可推卸的主要责任,而主厨人员也负有次要责任,各种制度措施的制定和落实,其目的都是为了预防和控制事故的发生,农村家宴将长期存在监管的困难,作为国家机关只能千方百计采取有力措施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而在建立了良好的制度以后最重要的是监管行为具体落实。
六、结束语
任何严密的监管措施都不可能面面俱到,规章制度总会存在漏洞,所以需要宴席主办责任人和厨师同时站在对生命安全负责的高度,自觉消除监管部门不能监管到的真空地带的隐患,努力避免食品安全事故发生,既珍爱了他人生命安全,也免除了自己的相应责任。
农村家宴在整个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中所占比例不是最大,但监管难度却最高,特别在一些基础条件欠发达的农村地区,监管的落实尚为空白,离上级党委政府对食品安全监管的要求还相差甚远,所以在对农村家宴的安全监管中,安全监管人员应当迈得出脚步、看得出隐患、放得下脸面,拿出严谨认真的工作作风,管好食品安全监管中的每一个细节,努力打造食品安全监管的铜墙铁壁,让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得到有力保障。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食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食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食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食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QQ:2427031969 邮箱:242703196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