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食网 -> 新闻 -> 正文
自主知识产权新菌株研究应用 推动发酵乳产业快速前行
时间:2016-05-18 10:54:44 来源:中国食品报

  新颖验证

  灭活益生菌产品也有整肠作用

  2015年,中国常温酸奶市场成为乳业发展中跑得最快的一匹黑马。根据尼尔森数据,常温酸奶2015年零售额同比增长了91.1%,远高于液态奶乳品市场2.7%的增速。作为该品类的第一个热门产品,光明莫斯利安于2011-2014年同比增长分别为350%、123%、106.5%和85%,即使是2015年销售额微降,仍然以59亿元的销量而成为酸奶市场的第一大单品,占了光明总乳品销售额的四分之一。之后蒙牛和伊利相继推出纯甄和安慕希两大常温酸奶产品。2015年,君乐宝也推出了常温产品开啡尔。

  伊利安慕希2015年零售额同比增长460%,开啡尔也获得了同比120%以上的增长。

  2016年初,光明莫斯利安推出2果3蔬新口味产品。2016年4月,伊利QQ星又推出儿童常温酸奶。可见乳品各大品牌对常温酸奶市场的推崇。

  然而,增长迅猛、长货架期、宽消费半径的常温酸奶市场一直悬着一口质疑之剑。那就是经过杀菌工艺灭活了益生菌的酸奶恐怕并没有人们日常期望的整肠作用。

  可能消费市场还没有对常温酸奶足够的消费常识,也或者消费者更多的关注点在各品牌的娱乐代言明星身上,但有不少营养专家已经这样指导消费者——常温酸奶其中不含有益生菌,如果喝酸奶的目的主要是为了缓解便秘、有益肠道健康的话,还是选低温酸奶,不要选常温酸奶了。

  5月11日,君乐宝乳业的副干酪乳杆菌(LP)N1115功能性研究及产业化”项目鉴评会上发布的研究成果显示,灭菌的发酵乳产品也有肠道健康的益处。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理事长孟素荷表示,这如同将这口悬头的“隐形之剑”收入鞘中。

  动物实验标明,用其自主知识产权的菌种LP N1115开发的灭活的发酵乳,也具有促进通便和增强肠道免疫的作用。研究人员分析其机理时说,这很可能是因为灭活的益生菌的细胞壁上的多糖及其益生菌代谢中产生的活性因子依然发挥了作用。

  鉴评专家中国农业大学乳品专家任发政教授建议,再进一步做活性乳酸菌发酵乳和灭活型乳酸菌发酵乳的平行对比试验,对其差异做到心中有数。

  人群研究

  有利于降血脂和防感冒

  项目研究负责人王世杰介绍说,2011年全球益生菌产品和补充剂的销售额为280亿美元,乳酸菌饮料140亿美元、酸奶113亿美元、益生菌补充剂27亿美元,预计2016年将达到420亿美元。

  然而,益生菌的健康研究一度面临挑战。2010年,养乐多公司提供12份研究报告,其中包括3份动物试验、9份人体试验,申请L. casei Shirota干酪乳酸菌代田株具有“通过增强免疫力而抗感冒病毒的功能”。欧洲食品安全局(EFSA)以“不能阐明可靠的因果关系”驳回。

  2011年10月,权威学术期刊《Nature》报道了关于含益生菌酸奶的研究,某市场知名品牌酸奶含有的益生菌菌株既没有在试验对象的肠道中定植,也没有影响到肠道中原有“土著”细菌的组成。

  因此君乐宝乳业在对新菌株的功能研究设计上更为严谨,采纳了世界卫生组织的《应用于食品中的益生菌评估策略》。进行多中心的功能评价研究,

  采用人群的大规模、长时间饮用方式,不同于调节肠道的14—28天实验模式,采用12周功能性评价,在四川选取200人的志愿受试者,北京 100人的志愿受试者。

  四川的功能研究受试者为45—80岁,分为每天饮用300毫升发酵乳的干预组和不饮用的空白对照组。12周内,观察其上呼吸道感染的发生情况及免疫细胞的指标含量。实验显示,干预组的患病率为30.1%,对照组为44.1%,明显高于对照组。LP N1115明显增加了免疫细胞特别是T型免疫细胞的数量,降低了患上呼吸道感染的风险。

  北京的功能研究观察了LP N1115对血液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影响。对照组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基本平稳,干预组总胆固醇呈逐渐下降的趋势,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在末期有明显的下降。并且,干预组的体重也有较明显的下降。

  副干酪乳杆菌对降血脂和调节免疫的功能研究方向受到来自大连工业大学的中国工程院院士朱蓓薇教授和东北农业大学乳品专家姜毓君的认可,专家认为对益生菌食品的功能研究可以更为深入与精准,市场定位应具有规划。

  死循环

  中国菌株用于中国宝宝很难

  这种发现具有降血脂和免疫调节功能性的LP N1115是什么菌,从哪里获得的呢?

  专家们表示,我国益生菌及其相关产业发展迅速,然而,受历史和经济贸易因素的影响,尽管我国大众消费益生菌产品的种类繁多,但是,实际上长期消费的益生菌菌株非常有限,少数的几个菌株主要来源于国外。

  从人类长期的饮食历史来看,人与食物乳酸菌之间,实际上是一个互相选择的过程;不同地域、不同种族的人们长期使用的发酵乳是不同的,其中的乳酸菌种类也存在很大的差异。

  因此,从微生物与人类共生的角度以及生物多样性的角度考虑,单纯使用少数几种乳酸菌,是有局限的。益生菌的多元化和本土化实际上非常必要。

  2011年至今,君乐宝乳业从内蒙古、云南等地的传统乳制品中采集当地菌种300余种,已完成130株乳酸菌的鉴定,初步建立了菌种库。以耐酸、耐胆盐特性、细胞黏附特性和免疫特性为基础,筛选了具有益生功能的菌株——LP N1115;经过急性毒性、遗传毒性、90天慢性毒性及人群试食评价,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其生产加工性和功能性也十分优越。应用LP N1115菌株,企业开发了益生菌菌粉、活性发酵乳、灭菌型乳酸菌饮料等产品,实现了自主知识产权菌株副干酪乳杆菌N1115系统的功能性研究及产业化开发。

  副干酪乳杆菌N1115也成为中国少数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本土益生菌。

  项目组与美国范德堡大学合作,进行了LP N1115干预乳鼠的实验研究,该动物实验表明,LP N1115可以促进幼鼠的肠道发育,增强幼鼠肠道免疫,为其今后在婴幼儿食品中的应用奠定了初步基础。

  据了解,中国目前批准应用于婴幼儿食品的益生菌菌株有6种,全部来源于国外。君乐宝乳业副总裁兼技术研发负责人朱宏博士透露,中国菌株进入中国婴幼儿食品的允许使用目录存在一个死循环。因为批准新的菌种用于婴幼儿食品,就必须有婴幼儿食用应用了该菌种的食品的临床研究报告。然而没有经过批准的菌种就不可能使用在婴幼儿奶粉中,临床上的婴幼儿也就不能摄入用了新菌种的奶粉作为试验饮食,没有临床研究的支持,就不可能进行申报和许可。已获批准的国外研发的菌株都是在国际上进行了相应的临床研究,发表文献,形成了成熟完备的申请资料才获得了中国的批准。

  来自浙江大学的乳酸菌专家何国庆教授、哈尔滨工业大学的乳品专家张兰威对此表示了同样的纠结,菌种创新一定是新东西,在动物试验研究证明安全的情况下,如何能寻找一种方式解开中国创新菌种无法投入临床研究的死循环,值得研究探讨。

  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秘书长邵薇表示,应更好地开发中国本土的益生菌种资源,展开更深入的研究,找到解开法规瓶颈的办法,让中国益生菌及其产品更好地服务于中国消费者,体现出“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优势。

分享到:
中食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食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食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食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食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QQ:2427031969 邮箱:242703196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