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食网 -> 监管 -> 正文
不妨给食盐加上“放心证”
时间:2016-06-16 10:00:49 来源:广州日报 作者:练洪洋

  给食盐生产企业松绑,市场竞争、按质论价有助于提升生产企业开发新品种的积极性。但愿食盐产品丰富起来成为盐业体制改革给公众带来最直接的福利。

  练洪洋

  国务院日前发布《盐业体制改革方案》,废除了食盐计划管理和政府定价机制,要求从2017年1月1日开始,放开所有盐产品价格,取消食盐准运证,允许现有食盐批发企业向食盐定点生产企业购盐并开展跨区域经营,允许食盐定点生产企业以自主品牌开展跨区域经营,实现产销一体。

  本轮食盐专营已有20年,其中有一半时间都在酝酿改革,“靴子”终于落地了,不过只是废除了食盐计划管理和政府定价机制,给食盐定点生产企业松了松绑,食盐专营制度依然没有松动,渐进式改革给未来留下余地。“百味盐为先”,盐业体制改革的每一步都牵动公众的神经,废除食盐计划管理和政府定价机制,改革迈出一大步,应该能给公众带来一定的惊喜。

  价格是一个焦点,公众期望食盐价格应声下落。食盐专营制度的争议焦点之一在于,生产企业与销售企业之间的利益分配。有媒体记者调查发现,食盐的出厂价格为450~590元/吨,通常以大包装卖给盐业公司,由他们分装成小包装(250克~500克不等)之后,以2500元/吨左右的价格卖出,到了消费者手中,约合6000元/吨。公众也许不知道,一包价格不过2元左右的食盐,中间还有那么大的利润。中间环节的利润,最终转嫁到消费者头上,企业又没得到多少。未来,食盐生产企业可以自行销售,不定量、不限价,中间环节省下来的利润能否让消费者均沾、共享?

  产品是一个焦点,公众乐见食盐品种由此丰富起来,有更多产品可供选择,且品质有所提升。发达国家食盐品种很多,如日本市场食盐品种多达近千种。相比之下,国内市场的食盐品种就少得可怜,消费者可选择范围很窄。譬如市场上基本都是加碘盐,消费者购买无碘盐则要跑到药房,还要有医生处方,否则买不到。对于广东沿海地区消费者来说,平时饮食已有一定量的碘摄取,食盐加碘是否很有必要?况且,社会发展到今天,人们的饮食水平已大大提高,营养结构也发生巨大改变,按照20年多前的标准生产、供应食盐,是否合适?给食盐生产企业松绑,市场竞争、按质论价有助于提升生产企业开发新品种的积极性,绿色食盐、竹盐、平衡盐、保健盐……但愿食盐产品丰富起来成为盐业体制改革给公众带来最直接的福利。

  “抓死放乱”是公共管理难题,也是公众对盐业体制改革的一点忧虑。食盐虽为公众日常生活的必需品,每天都离不开,但大多数消费者对食盐的认知非常有限,不知道盐的分类与用途,甚至连真假都无法辨别,购买产品全凭对盐业公司的信任。放松管制之后,会不会导致一些食盐生产企业、无良商贩趁机以次充好,用假冒伪劣食盐欺骗消费者?这不是杞人忧天,近年来,涉盐违法案件层出不穷,触目惊心。据中国盐业协会初步统计,2015年全国共查处涉盐违法案件6万余起。公安部去年指挥江苏、北京等地警方侦破一起特大工业盐冒充食盐案件,犯罪团伙制售假劣食用盐多达2万余吨,流入数省市场。

  毫无疑问,随着盐业体制改革向纵深推进,监管难度将随之加大,专业化管理必须提速。除了专门机构负责、强化管理力量,管理手段与技术一样重要。像农产品的质量追溯体系一样,食盐也要有“放心证”,如二维码,让消费者通过手机扫码,可以了解产地、成分、品质等相关信息。

  管理与价格放开了,盐业改革迈开实质性一步,期待未来有更多实质性举措,解决食盐这个民生大问题。

分享到:
中食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食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食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食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食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QQ:2427031969 邮箱:242703196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