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食网 -> 新闻 -> 正文
加快推动食育立法步伐 提高全民食安素养和健康素养
时间:2017-03-20 10:18:26 来源:中国食品报

  食育成为近年来全国两会代表委员们关注的热词。有全国人大代表连续3年带来食育相关建议。代表委员们带来的有关食育的建议受到了国家卫计委等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全国人大代表、今麦郎面品有限公司董事长范现国近年来十分关注食育的立法问题。今年全国两会上,他带来了关于尽快推动食育立法的建议。

  记者了解到,这已是范现国连续第三年提交有关食育的建议:前年,提出了《食品安全科普走进中小学课堂》的建议,建议食品安全科普教育要从娃娃抓起,要走进中小学课堂;去年,提出了《食品安全科普走进社区》的建议,建议食品安全科普教育要走进社区,要从社会最基本的单元抓起,从社区、从家庭开展食品安全的全民教育。

  范现国说:“老百姓目前最需要的是知识的力量,有时候我到农村考察,农村许多老百姓对健康知识的理解不正确,而这些信息大多来源于非正规的渠道。许多都是听周围的亲戚朋友说的。”

  提高全民食安素养和健康素养同样重要

  范现国在调研和实践中发现,我国公民健康素养、食品安全素养有待提高。他认为,健康素养和食品安全素养,是减少食品安全谣言传播的有效手段。食品安全问题容易引起社会公众的恐慌心理,尤其是在自媒体发达的今天,常常一条似是而非的所谓食品安全的信息,就会造成不少人的心理紧张情绪,演变成以讹传讹的谣言,甚至导致公众对政府信任度的下降。

  范现国谈到,从目前来看,我国公民的健康素养、食品安全素养水平总体偏低。我国卫生系统统计表明,2008年,我国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为6.48%,2012年为8.8%。所谓健康素养水平,是指每100个15—69岁的人群中,有多少比例的人具备了基本的健康素养,了解基本健康知识和理念、掌握健康生活方式和行为内容、具备基本的健康技能。调查结果表明,虽然我国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在逐年提高,但总体水平严重偏低,其中,居民的食品安全素养更低。因此,全民的食品安全素养都需要提高。既要提高食品生产经营者的食品安全素养,也要提高食品监管者、消费者的食品安全素养。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十三五”全国健康促进与教育工作规划》提出的到2020年,居民健康素养达到20%的目标。

  “我国食品安全的实际状况与国民的食品安全感不太统一。”范现国还发现,尽管近年来经过各级相关部门的不懈努力,我国食品安全状况系统性好转。2016年,国家食药监主管部门年度抽检食品批次达25.7万批次,合格率稳步提高,达96.8%。可以说,食品安全的总体形势是好的。“但是,我国居民的食品安全感却不强。社会舆论和媒体谈食品安全色变。”

  对于这一现象,范现国分析认为,这种现象除了我国在经济转型期发生的一些重大食品安全事件的余波影响外,还与我国居民的食品安全素养有重大关系。因此,提高全民食品安全素养和提高健康素养一样迫切重要。

  食品安全感低,导致民众对国产食品的信心下降,其购买欲降低。这显现在近年来进口食品市场的繁荣程度上。来自上海连锁经营研究所的数据表明,今年1—3月,进口食品增幅高达34.8%。目前,中国市场已经成为进口食品的最大市场之一,来自世界143个国家和地区,进口品种在5万—6万种左右,品牌超过15000个以上。另据美国食品工业协会预测,2018年中国将成为最大进口食品消费国。

  在范现国看来,这一连串的数字背后,一方面反映出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另一方面也显示了我国消费者对国产食品购买欲的下降。这直接影响了中央提出的“通过扩大内需的拉动,步入可持续发展的健康轨道”的精神。

  尽快制定食育相关法规

  如何提升我国居民的健康素养,改变我国食品安全的实际状况与国民的食品安全感不太统一的现状?对此,范现国建议,首先要尽快制定食育相关法规。所谓食育,是指食品安全与营养教育以及与之相关的饮食礼仪、行为准则、粮食安全等相关教育。到目前为止,我国还没有明确的相关政策文件提出对国民食育的基本目标。因此,我国应制定、颁布正式的食育法律法规,如“食品安全教育法”,就能在客观上起到监督促进的作用,使食育工作能真正地落到实处。

  日本2005年颁布的《食育基本法》设定了基本的食育目标。包括:普及食品安全与营养知识;推广合理健康的饮食习惯;完善社会生活的行为准则;构建消费者与生产经营者之间的信赖关系;激发公众对环境和粮食等问题的关心与思考。范现国说,日本长期以来的食育教育以及颁布的《食育基本法》,对日本国民健康素养和国民素质,起到了较大的促进作用,可资借鉴。

  其次,要鼓励社会各方互动,形成良好的食育社会氛围。为全面提高社会和全体居民的食育水平,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卫生计生委等应提出明确方案,鼓励各方互动,既落实食品安全社会共治任务,又形成良好的食育社会氛围。具体措施为:

  一是鼓励企业积极开展消费沟通和食品安全风险交流。为培养消费者对食品正确的认知和判断能力,企业应围绕自身特点推行食育,激发公众参与热情,让公众通过参观工厂、科普讲座、动手操作等活动,与食品生产厂家近距离接触,提高食品生产的透明度,展示了诚信生产的良好形象,使生产者与消费者直接形成良性互动,增进了解,提振消费信心。

  二是鼓励食品安全科普走进中小学校、走进社区、走进机关、走进农村。相关部门和地方政府可以通过指定中小学校、机关单位、社区街道等人群,参与类似的食安教育工作。同时,对于开展相关食安教育工作的食品企业,给予政策倾斜和资金支持。

  范现国说,这几年以来,包括教育部门、食药监部门等各级相关部门也认识到了食品安全教育的重要性,食品安全进学校、进社区等工作,在各地逐渐开展起来。特别是一些中小学已将食品安全作为正式的选修课。希望通过社会各方的共同努力,让我国居民的食育水平得到切实提高,实现《“十三五”全国健康促进与教育工作规划》关于健康素养的目标。

  食育建议得到国家卫计委积极回应

  关于食育的议案,全国人大代表、杭州娃哈哈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宗庆后在去年全国两会就提出了关于普及食育工作的建议。今年的两会上他仍然对我国的食育十分关注。宗庆后认为,食育就是良好饮食习惯的培养教育。食育对所有年龄段的国民来说都是必要的。对孩童而言,食育对其身心成长以及人格的形成都有很大的影响。当前,我国食品安全形势向好,但问题依然多发。互联网的普及,加速了社会上和“食”相关的各种信息的泛滥,其中一些与食品安全有关的网络谣言更让人们产生恐慌。实施食品安全国家战略的路径之一,就是要普及公众匮乏的食品安全与营养知识,制定实施食育国策。

  宗庆后建议,加强国家食育立法,刻不容缓。食育不是简单的“吃的问题”,而是促进社会综合发展和增强国家软实力的一项大课题。应将全民实施食育战略列为国策,形成共识。同时,加速培养食育领域的人才队伍。建议设置食育师、高级食育师等职称,同时与大型食品企业合作,建立食育科研基地。同时,他建议要把食育内容列入我国的教育方针,先行在幼儿园、小学进行,然后在中学、大学形成阶梯形系统教育。

  对于宗庆后去年的这份有关食育的第3457号建议,2016年9月,国家卫计委给予了长达3页的详细回复。在该回复函中,记者看到了如下回复内容:国家卫计委高度重视食育普及工作,并积极向公众普及食育,主要开展了以下工作:一是推进营养立法进程,深入基层调研,组织专家论证,将食育相关内容纳入《营养改善条例(草案)》中。编制开发营养健康科普材料。编制并发放《食育》《健康校园》《初中生营养知识问答》《农村学生膳食营养指导手册》等科普书籍。下一步,将与有关部门通力协作,继续共同推进普及食育工作。“十三五”期间,将深入基层展开调研,对制定《食育法》的必要性、可行性、拟设定的主要制度和管理措施以及与当前正在推进的《营养改善条例》的关系进入深入论证。同时,进一步加大营养食育相关科研力度。通过继续医学教育等形式推进食育人才教育培养,探索将食育相关内容纳入相应专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内容。本报记者 王薇

  采访后记

  “食育”一词,最早于1896年由日本养生学家石冢左玄在其著作《食物养生法》中提出。其中提及“体育智育才育即是食育”。这些年,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以及一些专家、学者、企业和媒体都曾大声呼吁关注食育立法,但至今仍未落地。发达国家的实践证明,食育立法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

  目前,食育课程在中国的一些城市已开始试点。上海市已将食育课在一些中小学作为试点课程展开,进行食品安全教育、营养卫生教育等。而这还远远不够,如果仅是对孩子加强教育,还不足以彻底根本性地改变不良饮食习惯,全社会也应给予饮食教育的发展提供更多帮助。

  真正食育理念的培养,起点恰恰是从餐桌开始,从孩童开始。当修养成为一种习惯,当习惯成为一种固化的意识,相信面对当前五花八门的有关食品安全的网络谣言,大家心中自会有一杆衡量曲直的“秤”。

分享到:
中食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食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食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食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食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QQ:2427031969 邮箱:242703196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