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觉得网络外卖订餐挺方便的,这两年,网络外卖订餐服务规模正在不断扩大。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相关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6年6月,我国网络外卖订餐用户规模达到1.5亿人次。尤其是广大在校大学生和都市白领人群是网络外卖订餐的主要用户。网络订餐给用户带来诸多便利,“饿了么”、“美团外卖”等O2O订餐平台具有以下特点:具备定位、选餐、下单、付款、配送订餐全流程。送订单处理系统人性化。订单提示、处理、打印、对账,一站式完成,配送范围、配送时间、配送价格随需求而变,打破传统电话接单的模式,网络订餐只要一个网站管理员就行了,订单自动在所在分店的厨房或收银台自动打印出来。
网上订餐发展迅速,解决外卖痛点
网上订餐的基本模式主要有三种。第一种是“跑腿模式”,主要是帮餐厅提供配送服务,并向用户收取一定的配送费,部分项目也可以从交易额中获得一定比例的折扣作为配送报酬;第二种是“佣金模式”,主要集成餐厅后为餐厅带来订单,通过为餐厅带来订单并收取一定比例的佣金(一般是5%~12%);第三种是“定额服务费模式”,餐厅每年上交固定的费用,平台为其提供订单。简单分析一下前两种模式,第一种模式不需要搭建平台,但是所能提供的服务受到人力资源和地域的限制。第二种模式相对于前者来说有了明显的进步,运用了信息系统平台,可以容纳大批商家。但是商家和平台容易形成对立。综上所述,第三种方式不仅解决了订单处理的困扰,也解决了商家与平台的对立。
外卖食品安全隐患受高度关注
2017年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刘永好表示,当前,餐饮外卖市场规模已达2400亿元,且以每年30%的速度快速增长,特别是O2O模式餐饮外卖规模几乎每年翻番,这极大地满足了消费者对餐饮便捷性的需求,但其背后的食品安全隐患却须高度关注。比如,线上商家详情显示店内干净整洁,食物秀色可餐,可线下商家却是没有取得相关证照,营业场所不符合相关卫生标准,没有消毒设备,部分从业人员甚至没有健康许可证。还有些商家借用他人营业执照,甚至办理假证照,这都是线下商家存在的问题,造成了一个线上和线下的极大反差。网络订餐平台上的“黑餐馆”被查后,换个名称、换个地址继续经营,还存在“多店一证”、“一址多店”等问题。
近日,由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发布的《2016年度中国电子商务用户体验与投诉监测报告》显示,生活服务电商仍是被消费者投诉的重灾区,其中网络订餐更成为了生活服务电商领域年度投诉热点之一。百度糯米、美团、饿了么、大众点评等上榜“2016年度全国十大热点被投诉生活服务电商”。尽管相关管理部门屡出重拳,网络订餐平台上一些过去曾被查处的网络订餐老问题依然普遍存在。其实,电商平台对商家并非没有治理能力,但平台一味追求规模,加之资金投入不足,有的地方甚至生产经营者与平台管理者是同一伙人,存在“监守自盗”隐患。这表现在电商订餐平台审核与监管不到位,让无照无证的黑作坊入驻等问题。商家入驻后,平台没有定期进行实地检查,对卫生设备不达标、从业人员没有健康证、多店合一等问题没有及时发现和治理,造成监管不严。此外,商家在平台上显示的信息也与实际的信息不相符。
利用大数据技术做好行业监管
尽管网上订餐尚存在很多问题,但其前景依然广阔。网络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消费者可以随时随地享受订餐到家的服务。同时由于中国巨大的消费力和越来越高的网络覆盖率,网上订餐市场会快速增长。但随着消费者对饮食的关注和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提供网上订餐服务的企业以及网上订餐中介机构都将面临更高的要求,能提供方便快捷优质的服务、关注消费者的消费体验才能获得消费者的青睐。
电商订餐平台依托互联网开展经营,监管部门和订餐平台可利用大数据技术开展监管。北京市工商局和360公司联合开发了全国第三方网络交易平台监管系统;上海市食药监局曾委托第三方机构对外卖平台上的商家进行网上监测。也可借鉴订餐平台的大数据技术做好监管工作,比如美团外卖定期对所有合作商家进行系统筛查和定期巡店;百度外卖应用地图扎点反推商户地址;“饿了么”和360公司联手打造“明厨亮灶”工程,全程直播餐厅出餐流程。这些大数据技术的使用,可以提高监管力度,大大打击违法行为。
建立标准化餐品生产流程
对于此,专注消费质量报道的新媒体品牌“质讯”表示:“商家虽然线上接单,但是实际经营地址在线下,相关职能部门要做好线下的协同监管工作,积极建立标准化餐品生产流程。针对用户评论,不仅可以选出星级餐厅,同时也要对评分低的餐厅进行警告和处置,提高平台的整体水平。每日质量报道通过中国制造消费者联盟,在第一时间获取消费者在消费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提出的意见、建议,更好的为消费者提供维权服务。”质讯呼吁订餐平台要明确投诉渠道,及时解决消费争议。要加强行业自己自律,行业之间要进行相互的监督。可以联合第三方专业食品安全机构,制定外卖行业的安全及服务标准。质讯建议作为消费者,要选择持有《餐饮服务许可证》的餐饮单位订餐,并保存好订餐及消费凭证,当权益受侵害时,及时依法维权。 (王 珍)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食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食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食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食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QQ:2427031969 邮箱:242703196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