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中国食品产业发展进入新阶段
中国的食品产业在经历了一段高速度、规模化发展后,进入到了一个注重质量、效率和消费需求的可持续发展阶段,或者说中国的食品产业已发展到了一个以消费者为引导,注重产品质量与安全,全面提升产品竞争力的新阶段。这个发展阶段企业面临的关键问题是如何以消费者为中心,全面保障产品质量和安全,通过创新系统地提高生产效率和竞争力的问题。
由于新一轮的世界经济危机对国内产业的影响,食品产业与其他产业的关联和竞争,也使中国食品企业发生了重组或兼并,有部分企业规模迅速扩大。例如,2016年河北五得利集团的小麦加工能力达到日处理小麦4万吨,成为世界第一大小麦加工企业。河北金沙河面业集团的日挂面产量超过2千吨,成为世界挂面加工巨人。在这一发展过程中,食品产业借鉴和利用其他行业积累的理论和技术,通过工艺创新、产品创新、营销创新和管理创新,推动了加工设备和营销模式等全产业链创新,从而实现了食品产业的规模化和自动化;通过规模化提升了产品的市场占有率,进而提升了企业的经营效益。
目前,中国的食品产业主要由私企、国企、合资企业或境外独资企业组成,规模以上食品工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GDP)15%以上。如加上未统计的规模以下食品企业的产值,这个比例还会更高(表1)。面对这样一个产业群体,在新一轮以消费者为核心、以信息技术为手段,以智能化制造为方向,以效率为前提的制造产业升级过程中,中国食品产业的发展需要用什么样的理论,来武装食品产业的掌门人、支撑者、或参与者,为中国食品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探索出路,推动产业新一轮改革和创新,提升产业的竞争力和效率。笔者认为,有以下几个理论问题,值得关注和讨论。
二、比较优势理论引领市场资源配置
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告诉我们,效率(efficiency)是指社会能从稀缺资源中得到的最大利益。一种东西的机会成本(opportunity cost)是为了得到这种东西所放弃的东西。理性人(rational people)通过资源的有效配置和合理利用,系统而有目的地尽最大努力去实现其目标。理性人通常通过比较边际利益(marginal benefit)与边际成本(marginal cost)来做出决策。一个可以用较少投入生产该物品的人称为在生产该物品上有绝对优势。生产该物品的机会成本较小的人被称为有比较优势。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快速发展、资源有限、机会相对均等的后工业化社会,对生产某些物品具有绝对优势的企业(或人)在减少,除非你自身具有创新团队,且具有明显的创新能力。然而,生产同类产品的机会成本较小的企业(或人)却大有人在,特别是在食品产业领域和传统产业领域。因此,制定合理的操作规范、提高自动化水平、扩大产业规模,都能扩大企业生产某一物品的比较优势,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益。同时,通过专业化、规模化和自动化,还可显著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河北金沙河面业集团围绕其拳头产品挂面,和科研院所和设备制造企业多方合作,总结和规范生产流程,改进或创新生产工艺,在做好专业化的基础上,通过规模化和自动化提高生产效率,显著地增强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和经济效益。
三、探索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从事产业理论研究的荷兰瓦格宁根大学的经济学家David K. Levine认为,产业链(网络)是指参与产品生产过程的所有行业或社会单元(角色、环节)及组成顺序。产业链(网络)被看成是在同一产业中和/或相关产业间所有行业或单元(角色、环节)的综合。行业或单元(角色、环节)在微观水平上可代表一个人,如独立的生产者、一个企业家等;在宏观水平上,行业或单元(角色、环节)可代表为了一个共同目标而协作的团体,如一个部门、公司、研究机构和政府部门。其目的和效果是他们可以潜在地工作在一起,进而为消费者和自己创造价值,增加利益。
201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落实发展新理念 加快农业现代化 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的若干意见》指出,促进农业产加销紧密衔接、农村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推进农业产业链整合和价值链提升,让农民共享产业融合发展的增值收益,培育农民增收新模式。
所谓产业融合,是基于制度创新或技术创新形成的产业边界模糊化和产业发展一体化现象。当今世界,产业融合已经成为产业发展的新趋势,它通过产业渗透、产业交叉和产业重组等,激发产业链、价值链的分解、重构和功能升级,引发产业功能、形态、组织方式和商业模式的重大变化。
食品产业包括了大部分农产品加工业,与农业生产(第一产业)具有密切的关系,而且绝大部分食品企业是从农业或农产品加工业发展而来的。另外,农业还是食品加工业的原料供应部门;同时,还是食品产业的市场或消费者。因此,如何根据产业链的理论,合理向下游或上游延伸,通过产业链整合,连接机制或经营模式创新,获得最大的效益,是个值得关注的经济学问题。
澳大利亚最大的粮食经销商CBH集团除了建设200多个收购储粮点、4个储运和装卸码头、一个粮食处理中心外,近年来,利用其掌握优质原料的自身优势,迅速向食品制造和食品市场延伸,以促进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和创造新的价值增长点。河北金沙河面业集团从90年代初期的挂面小作坊发展成为制作挂面的龙头企业,其利用自身熟悉农业、熟悉粮食产业的优势,从满足自身需要、保障产品质量,以及增加收益出发,发展了制面工业、制粉工业、粮食仓储和种植业合作社。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市场和物流也需要相应的建立和扩大。因此,企业又开发了网购平台和物流运输市场,初步实现了向一产和三产的延伸,开始探索通过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四、改革供给侧结构 矫正要素配置扭曲
供给与需求是使市场经济运行的动力。市场(market)是由某种物品或劳务的买者或卖者组成的一个群体。买者作为一个群体决定了一种产品的需求,而卖者作为一个群体决定了一种产品的供给。
一种物品的需求量(quantity demanded)是买者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该种物品的数量。经济学家提出的需求定律认为,在其他条件不变时,一种物品的价格上升,对该物品的需求量减少;一种物品的价格下降,对该物品的需求量增加。市场经济利用供给与需求的力量来实现配置稀缺资源的目标。同时,供给与需求共同决定了经济中许多不同物品与劳务的价格,而价格又是引导资源配置的信号。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指从提高供给质量出发,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矫正要素配置扭曲,扩大有效供给,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更好地满足广大消费者的需要,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供给侧”与“需求侧”相对应。需求侧有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三驾马车决定短期经济增长率。而供给侧则有劳动力、土地、资本、创新四大要素,四大要素在充分配置条件下所实现的增长率,即中长期潜在经济增长率。而结构性改革旨在调整经济结构,使要素实现最优配置,提升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数量。其核心就是从消费者需求出发,按市场经济规律办事,以产品质量提升为目标,保障产品的有效供给,优化资源的合理配置。
食品产业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应放在产品创新、功能创新、营销体系创新、管理模式创新四大方面,即开发更多满足消费者新需求的产品,改进或创新产品的使用价值(功能),建立以信息技术为手段的销售网络(物联网),创建适合食品企业自身需要的管理构架。从这四大任务的科学属性来看,食品产品功能(使用价值)创新属于食品科学领域,而其他三大任务分属于消费心理学、消费行为学、信息技术、经济学、管理学和工程学等领域。因此,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教学和科研人员如何理解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更好的服务于食品产业,无论对教学和科研人员都面临新的挑战。因此,不断地学习和实践相关联学科取得的进展,结合中国食品产业特色,才能更好地服务于产业的发展,真正起到支撑产业发展的作用。
五、走结合发展的产业之路
比较优势理论不仅仅是体现在投资方向、产品开发、市场拓展等阶段,而是贯穿于企业发展的整个过程之中。产业链理论是将行业各单元、环节有机衔接,产生新的优势或活力,体现了企业内外部优势融合发展的思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企业生产要素优化组合,通过提升供给产品的质量和满意度,增加企业的效益,是企业内部改革发展的路径。
经济学家认为,设计良好的公共政策可以提高经济效率。政府政策的目标是既要把经济蛋糕做大,又要改变这个蛋糕的分割方式;既要考虑效率目标,又要考虑公平分配。然而,政府的政策有可能基于经济学原理,但不是经济学理论,更不能代替经济学规律。我们既然搞市场经济,就得学习经济学原理,遵从市场经济的规律。
在世界经济危机大潮已过,经济出现缓慢复苏的大背景下,中国的食品产业如何发展,向何处发展,已超出了食品科学家的视野和兴趣。那么,谁来帮助我们应对食品产业面临的挑战,如何提升我们的食品产业呢?答案可能是:向经济学家投石问路,特别是向产业经济学家请教,把我们食品科学与工程的研究领域、方向、成果置身于产业经济的大背景下,让企业家去选择和实践,走一条产业发展与产业经济、产业技术结合之路,支撑我国食品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教授 魏益民;另感谢农业部原副部长万宝瑞研究员对本文的指导和建议。)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食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食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食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食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QQ:2427031969 邮箱:242703196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