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食网 -> 调味品 -> 正文
细分 高端 多元 调味品行业竞争精彩纷呈
时间:2019-11-04 16:46:10 来源:中国食品报

  调味品行业作为我国食品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发展极为迅猛。目前行业正处于产品不断细分、市场不断集中的成长阶段。据中国调味品协会数据显示,2018年国内百强调味品企业收入为938.77亿元,行业集中度呈上升态势。

  价格普遍上涨

  高端酱油产品市场广阔

  从行业整体来看,由于地方性和全国性的调味品品牌在区域差异化特征的背景下相互竞争,当前市场呈现出各品类龙头品牌百花齐放的格局。目前,我国调味品行业的代表企业主要有海天味业、千禾味业、李锦记、老干妈等。据国信证券分析,传统老品牌依托较强的产品力、渠道掌控力,在竞争中占据先发优势。

  但是伴随消费升级理念发酵,产品高端化、健康化、精细化的趋势更加明显。新兴的规模尚小、发展较快的小品类龙头也开始在各自领域占据一席之地。

  从市场结构来看,在我国调味品行业中,酱油规模最大。酱油行业产销量和企业规模均居调味品行业首位,发展潜力巨大。此外,在居民人均收入水平增长的大背景下,消费升级的趋势也逐渐在调味品行业展现。在酱油低端市场逐渐饱和之际,企业纷纷发力高端市场寻求新蓝海。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高端酱油市场销量约189.26万吨,同比上涨约5.9%。

  在价格方面,高端品类的发展也为企业带来了更大的溢价空间。目前酱油主流消费价格带正在由5—7元上升到8—10元,高端酱油价格则多数在10元以上,甚至达几十元。比如,海天旗下主打“零添加”及淡盐高鲜的产品单价在22元左右,李锦记的有机醇味鲜生抽价格近50元。

  功能型酱油的走红体现出消费者多样的需求,是酱油行业新时期的增长动力。与生抽、老抽这类功能模糊、适用范围较广的酱油产品不同,功能型酱油通常以产品配方或使用场景为产品定位的依据,根据产品配方进行产品定位,瞄准不同消费群体的需求,对产品配方进行差异化升级。例如含铁酱油中加入铁等儿童成长必需的营养元素,吸引家庭中有儿童的消费者;减盐酱油则顺应消费者逐渐提高的健康意识,为消费者提供少盐的健康饮食。在健康理念趋势下,各大品牌也均推出相应的具备健康属性的调味产品。如厨邦的美味鲜、加加的原酿造、千禾的头道原香、李锦记的醇味鲜以及恒顺的年份醋系列等,可见突出健康是未来调味品升级的重要方向。

  单品时代终结

  各大品牌趋于多元发展

  《中国调味品行业深度报告》分析指出,由于调味品单一行业的增速已开始放缓,进行产品的持续创新、拓展业务布局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成为行业共识。各大调味品厂商也开始通过并购、参股、销售渠道共享或自主研发等模式向主业相关产业延伸,以更快响应消费者分层化、小众化、个性化的需求。

  如今各大调味品公司也都在积极开拓新的品类,推动自身平台化建设,充分利用原有渠道,带动其他品类产品的销售。以海天味业为例,其半年报数据显示,海天今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01.6亿元,同比增长16.51%;净利润27.5亿元,同比增长了22.34%。从产品布局来看,海天味业的调味品已覆盖酱油、蚝油、调味酱、醋、鸡精、味精、料酒等,其中酱油、调味酱和蚝油是目前公司最主要的产品。上半年,上述三大核心产品业务均保持了稳定发展,其中酱油收入增长13.61%,蚝油、酱油产品收入也有着不同程度的增长。

  从产品结构升级情况来看,海天味业的产品结构升级方向主要是提高公司的高端产品生产比例,而千禾味业主要以推出有机系列产品、窖醋系列产品等,来提高公司在行业中的市占率。目前千禾已经形成了两大品牌“千禾”及“东坡红”,分别针对高端和大众市场,其产品品类以酱油、食醋、料酒等为主。

  当前调味品行业已经逐步由单品时代进入到产品类型日益丰富、更新迭代速度加快的发展阶段。新产品、新品牌、新模式不断涌现,呈现出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随着市场竞争日益激烈,控制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与产品质量成为企业竞争的重点。

  据了解,海天、李锦记等企业均已开始用智能化方式进行生产,实力较弱的小型企业竞争力将逐步下降,行业集中度有望提升。(刘韵)

分享到:
中食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食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食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食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食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QQ:2427031969 邮箱:242703196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