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食网 -> 科普 -> 正文
方便面的调料里,到底都有什么?
时间:2020-04-03 09:41:23

  方便面是一种爱者很爱、恨者很恨的食品。尤其是味道,爱者很喜欢,恨者说是“滥用添加剂”的结果。

  方便面的味道,到底是怎么产生的呢?

  一种具体食品的味道是各种“单一味道”的复合。方便面中的甜、酸、咸,跟厨房里一样,还是糖、酸、盐产生的,只是放到调料包里而已。辣味一般是用辣椒素,可以是从辣椒中提取出来的,也可以是人工合成的。

  比较违反“传统”的是鲜味,或者更广泛一点说,香味。

  香味的本质,就是一些化学分子,能够刺激相应的神经受体,让我们感受到某种感官刺激。所以,只要找出那些分子(甚至别的分子),只要能对我们的神经受体产生类似的刺激,我们就可以感觉到类似的香味。

  这甚至不是从现代食品技术开始的。比如川菜中的“鱼香”味并不是用鱼来产生。鱼香肉丝的“鱼香”,是用泡红椒、葱、姜、蒜、糖、盐、酱油调成;而鱼香茄子的“鱼香”,则是用豆瓣酱、酱油、醋和白糖等调成的。

  方便面中的香味只是把这种思路进行了科学化和工业化。天然的“肉香”,是由肉在加热情况下得到的氨基酸、多肽、碳水化合物、核苷酸等水溶性成分产生。氨基酸和还原糖发生美拉德反应,是肉香中最核心的部分。方便面中的各种“肉味”“鲜味”,也是基于这些成分和美拉德反应。

  谷氨酸钠和呈味核苷酸二钠是其中产生“鲜味”最核心的成分。谷氨酸钠最早是从海带汤中得到的,俗名味精。现在一般通过微生物发酵的方式产生,跟酿酒的本质相同。呈味核苷酸二钠是核酸水解得到的成分,在食物中天然存在,不过商品一般也是通过发酵得到的。二者混合,能够发生“协同作用”,得到的“鲜味”远远比单一使用要强烈。

  实际的各种香味要更加复杂,带着各类食材的特色,这是其他次要成分的作用。要模拟各种鲜味,就要加入其他的香味助剂。方便面中的“排骨味”“鸡肉味”“牛肉味”“鲜虾味”等等,通常是在味精和呈味核苷酸二钠中加了一些相应食材的提取物而得到。所谓的提取物,就是把食材磨碎煮烂,去掉残渣,然后干燥得到的粉末。

  多数情况下,方便面中的调料里会出现“牛肉香精”“鸡肉香精”等等。它们一般是把蛋白水解物、酵母提取物、氨基酸、葡萄糖等混合,在一定的酸度和温度下反应几个小时,然后干燥得到粉末。其中的蛋白水解物可以是各种肉,也可以是植物蛋白。

  各种肉味香精的制作大同小异。改变各种成分的比例、反应时间、反应温度、蛋白水解物的来源、使用不同的氨基酸,就可以得到不同的“肉味”。比如,一种牛肉精是这么生产出来的:90份牛肉蛋白水解物、10份酵母提取物、两份盐酸半胱氨酸(半胱氨酸是组成蛋白质的20种基本氨基酸之一,盐酸半胱氨酸是它的一种稳定形式)、1份葡萄糖混在一起,酸度调到pH6,在90°C下反应两个小时,然后喷雾干燥,就得到了“牛肉精”粉末。如果用猪肉代替牛肉,甲硫氨酸代替了半胱氨酸,得到的就是“猪肉香精”。如果用鸡肉代替牛肉,使用更多的盐酸半胱氨酸和反应更长的时间,就可以得到“鸡肉香精”。

  此外,再加入麦芽酚或者乙基麦芽酚等香味助剂,可以使得到的的香精肉味更加“复合”,更接近天然肉味。麦芽酚是在植物中天然存在,不过作为香料的话合成的不仅价格便宜,也更容易进行品质监控。

  至于人们常说的“滥用”“超标”,其实这些调料在食品中是“根据需要使用”的——本来就没有限量,也就无所谓“滥用”,更无“标”可超。方便面中“恐怖”的添加剂,其实是食盐——中国市场上的一般包装,经常一桶(袋)中的含盐量就接近了推荐的“每天最大摄入量”!

分享到:
中食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食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食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食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食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QQ:2427031969 邮箱:242703196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