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食网 > 法规 > 正文
2016:法规新政为进口食品企业带来哪些利好与挑战
时间:2016-02-14 07:51:41

  从小众到大众贴近寻常百姓

  有人认为,进口食品是小众化消费产品,消费人群局限于白领、时尚人群,市场容量小。那是过去,现在则不然。随着国民消费能力的提升及进口食品上下游渠道的拓展,进口食品正逐渐成为一种主流消费食品,早已进入便利店、商超,进入寻常百姓家。

  据美国食品工业协会预测,到2018年,中国将成为全球最大的进口食品消费国,届时中国大陆进口食品市场规模将高达4800亿元人民币。进口食品行业正处在加速起步阶段,而且距离行业巅峰究竟有多远,人们无法准确预判。未来10年,中国80后、90后的下一代将成为消费市场的主流力量。他们受西方文化和生活方式影响很大,进口食品必将迎来空前的发展。

  毋庸置疑,从80后这一代人主导消费市场开始,进口食品将不再是一种小众化食品,未来进口食品将不断大众化。即从所谓的中高端消费群到普通消费者,从一线城市到二三线城市,甚至覆盖乡镇、农村。

  微利时代细分求变

  众所周知,过去进口食品普遍定位在中高端,价格亲民的产品并不多。但是从去年开始,各大便利店、专卖店、商超纷纷上架物美价廉的进口食品,甚至还出现一些进口食品折扣店。一方面,进口食品高人一等的时代已经过去,消费者开始理性消费,不再盲目为进口货买单;另一方面,随着进口食品渠道商的增加,市场价格日渐透明化,过去高利润的产品,自然会被一些货真价实的产品所替代。业内人士认为,市场价格的透明化,必将倒逼经销商缩小单品利润空间。进口食品市场开始进入微利时代。价格透明之后,如果商品价格太高,肯定会有更多的企业加入进来,这必然会带来更大竞争,进而导致商品价格下降。

  进口食品经销商要在价格透明的微利时代获利,一方面要通过整合上游进口商资、缩短供应链等方式来降低成本;另一方面,要快速把握用户心理,满足用户需求,提升用户体验,提升产品附加价值。

  此外,还有一个提升竞争力的方法,那就是细分市场。与其在热门产品领域厮杀搏斗,不如另辟蹊径,做一些具备潜力的小众产品,或者在大众产品基础上,寻找一些出奇制胜的创新点。

  借力跨境电商拓展销售渠道

  从2014年开始,电商特别是跨境电商的迅猛发展,让传统的进口食品商感受到了来势凶猛的竞争,并纷纷寻找应对之策。对于传统商家来说,他们认为自己的市场被瓜分了,竞争加大了。据灏腾国际贸易(上海)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正齐介绍,“进口食品在实体店的价格一般为进口商完税到岸价的3.5倍,而网店海外直采拿到的基本上跟进口商一致的价格。”如此看来,确实是祸。但是,所谓跨境电商,只是新的营销模式,是一种工具、一种渠道,对于所有人都公平的。既然是渠道,是工具,那它又何惧之有?不要害怕、不要拒绝,让其为我所用,才是智者所为。

  根据海关总署和中国电商研究中心统计的数据,2014年海淘人群1800万,成交规模1400亿,从百亿级市场步入千亿。预计在2018年,市场规模将达万亿级别。跨境电商市场巨大,对于传统进口商而言,借力跨境电商,已经成为拓展渠道最重要的选择之一。

  目前,有部分企业或上级经销代理商选择将线上销售部分利润给到当地的经销商,由当地经销商去下单、送货,乃至一系列的售后跟踪服务都由他们来去完成,企业只是在中间让电子商务平台起到一个引导连接的作用。这个做法确实是受到经销商的追捧。然而,从某种程度上说,厂家与经销商的关系是对立的,过分依赖对方实为大忌。进口食品经销商要借力电商,不一定要有自己的电商平台,但必须有一套自己的电商思维。细节、口碑、速度等是传统企业发挥电商作用必须掌握的。

  2016年,是中国进口食品发展的极其重要的一年,只有认清形势、转危为机,方有机会求得生机、获得市场。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