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博士后、食品安全治理协同创新中心研究员孙娟娟看来,半成品年夜饭主要面临三个方面的食品安全问题。
“从生产到消费的整个食品供应链来说,各个处理环节都有对应的安全隐患。一是生产环节中食品的制备应当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要求,如对生产过程和各类食品的卫生标准;二是运输、贮存环节对这些半成品的安全保障,如注意冷冻冷藏食品的温度;三是在最终消费时处理这些半成品也需要注意基本的安全要求,如不要反复冷冻解冻、注意生熟分开。”孙娟娟说,就食品本身而言,消费者在通过网络购买时也要注意相关信息的获取,如保质期限和应当注意的安全事项。由于这些半成品往往以礼盒包装的方式出现,因此,也要注意包装不当或者包装材料的安全问题所引发的食品安全问题。
线上线下 加强监管 引导理性消费
查阅往年记录,订购成品年夜饭在近几年已经悄然兴起,而年夜饭半成品则是在2016年的春节异军突起。
“就目前网络上销售的半成品年夜饭来看,销售主体比较多元,既有餐饮,也有食品企业,此外,还有目前比较流行的私厨。这一现象所对应的规制难点在于,对于诸如网络订餐以及订购半成品年夜饭这些新兴业态,在食品餐饮网络销售创新与基于公众健康保障的安全规制之间,是否应给予灵活性监管进行平衡。”孙娟娟表示,就食品的安全规制而言,半成品年夜饭的许可主要是餐饮环节的制作规范。在餐饮环节与销售环节尚未整合时,2011年食药监部门出台的《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规定半成品不同于原料和成品,其是指食品原料经初步或部分加工后,尚需进一步加工制作的食品或原料。对此,用于原料、半成品和成品的工具应当分开摆放。此外,该规范还对餐饮制备中的场地、人员要求做出了细化规定。
那么,在修订的食品安全法实施后,2016年的这顿网络年夜饭能否真正“安全”?
对此,孙娟娟的答案是:“目前网上食品销售是一个监管难点和盲点,但从中央到地方,各类相关规定的细则都在陆续出台。一方面,国家层面会出台针对网络食品销售的管理办法。另一方面,针对诸如半成品年夜饭的餐饮服务许可细则需要各地主管部门加以细化,包括针对风险等级的差异化管理和新兴业态的灵活管理。鉴于网络食品销售的兴起和各类安全隐患,一些地方也加强了监管。相应的,网售年夜饭的监管可以根据上述类似的管理办法展开。考虑到春节将近,对线上线下的年夜饭加强监管也符合食品安全法规定的风险分级管理要求,即结合春节食品消费的特点,加大对年夜饭这一必需品的监督检查力度。”
鉴于今年互联网首次参与年夜饭大战,除了加强年夜饭线上线下监管,孙娟娟认为,监管部门应该充分重视风险交流这一食品安全法新引进的职能,即通过食品安全风险信息的及时和针对性的交流,提高消费者识别和预防食品安全问题的管理能力。
“对此,鉴于网售年夜饭的流行,监管部门应当引导消费者理性消费,如及时发布在监督管理中发现的合规和违规的网络销售情况,以便消费者选择有安全保障的年夜饭供应商,提醒消费者保留相关的票据以便在发生纠纷时作为维权的凭证。”孙娟娟说,此外,鉴于已经发生的“迟到的年夜饭”问题,消费者在选购网售年夜饭时也要注意物流的情况和团购、抢购等营销方式中“无疾而终”的问题。对此,消费者应尽量选择同城供应或者自取的方式以保证年夜饭的及时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