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食网 > 生鲜 > 正文
生鲜电商继续“烧钱”,“烧”出一片新天地?
时间:2016-02-14 12:53:07

  与面向C端的生鲜食品电商不同,此类平台的目标群体是小商户,是B2B的模式。正如冻品在线创始人林志勇所言:“我们的客户群是菜市场商贩、麻辣烫、烧烤店、火锅店、中小食堂和中小餐饮等。”如果说生鲜食品电商是为了满足吃货的需求而存在,那么生鲜食材电商就是为重塑食材供应链而生的。

  一年多的时间内,涌现了一大批这样的平台,如冻品在线、冻品互联、天平派、有菜、链农、美菜、小农女、大厨网和饭店联盟等。

  ●烧钱继续,静待涅盘

  虽然生鲜被认为是黏性高、重复购买率高的品类,很多综合型电商平台布局生鲜也是希望通过生鲜的这些特点来提高用户对自身平台的黏性。但《2015年中国生鲜电商研究报告》的调查数据显示,已形成高频购买习惯的用户并不多:一周买一次(或更多)的用户占12.4%,半月买一次的用户占11.1%。目前,偶尔购买的用户占大多数,高达65.8%。

  生鲜电商要想迎来真正的爆发,还需要些时日。除了使用率不高,用户对生鲜电商最显著的“低价”诉求也和电商平台的初衷相左。调查数据显示,45.2%的用户在网上购买生鲜的主要原因是价格更实惠,然而生鲜本身却面临比其他品类更高的运营成本,生鲜电商希望的,也是通过提供优质和稀缺的食材来提高商品的溢价能力。

  不过对于未来的成长空间,生鲜电商还是值得看好的。虽然目前生鲜电商尚未进入到大规模普及阶段,在网上购买过生鲜的用户也仅占24.5%。但却有将近半数的用户表示未来有兴趣尝试,这部分用户就是生鲜电商的潜在用户。完全不感兴趣的用户不足三成。可以说,生鲜电商在用户规模和市场规模上还存在较大增长空间。

  目前,生鲜电商市场几乎是综合型电商平台的天下,天猫占据市场的绝对份额优势,京东和顺丰优选的市场份额也比较可观。但在可以预见的未来,生鲜电商绝不仅仅是“巨人”的游戏,垂直型生鲜电商和新入局的小规模玩家还有很多机会。

  一方面,生鲜电商市场巨大,足以容纳目前的所有玩家;另一方面,生鲜电商难度较高,产业链上的各个环节都可以制造出相应的壁垒,就看如何选择与切入。对这些平台来说,做不了“大而全”,还可以做“小而美”。

  当然,无论何种模式的平台,目前的现实情况是绝大多数仍处于亏损状态,而且可以肯定这种情况还将继续。在相当一段时间内,各类生鲜电商的“烧钱模式”也难以避免。

  ■相关链接

  国家强制性冷链标准或年内颁布 将完善跨区域物流体系

  1月27日,中央一号文件发布,称将用发展新理念破解“三农”新难题,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更明确提出支持电商、物流、商贸、金融等企业参与涉农电子商务平台建设。这是多年来中央一号文件中首次明确快递、电商下乡。

  作为涉农电子商务的重要形式,2015年全国生鲜电商交易规模达到560亿,预计2018年将达到1283亿。然而,蓬勃发展的势头却难掩生鲜电商大面积亏损的现实。亏损的主要原因是,大多数生鲜电商因自建冷链物流而令成本陡增。

  有意思的是,这些生鲜电商选择自建物流的原因是现有冷链物流无法满足要求。天猫喵鲜生的总经理何春雷抨击生鲜电商与物流互相越位,导致冷链重复投资浪费社会资源。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冷链物流专业委员会秘书长秦玉鸣透露,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国家强制性冷链标准正在制定中,最快或年底颁布。

  在中央一号文件中,国家亦表示要完善跨区域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开展冷链标准化示范,实施特色农产品产区预冷工程。

  为了切实解决农产品的流通问题,在2016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落实发展新理念加快农业现代化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的若干意见》(简称《意见》)中,针对农产品的流通环节提出了多条解决方向。

  《意见》指出,完善跨区域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开展冷链标准化示范,实施特色农产品产区预冷工程。同时,促进农村电子商务加快发展,形成线上线下融合、农产品进城与农资和消费品下乡双向流通格局。

  此外,中央一号文件首次将实施“快递下乡”工程写入其中。鼓励大型电商平台企业开展农村电商服务,支持地方和行业健全农村电商服务体系。建立健全适应农村电商发展的农产品质量分级、采后处理、包装配送等标准体系。深入开展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