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食网 > 生鲜 > 正文
生鲜电商继续“烧钱”,“烧”出一片新天地?
时间:2016-02-14 12:53:07

  只有1%实现了盈利,但各方热度有增无减,对其前景相当看好

  要么亏损,要么巨亏。

  以此来概括风起云涌的各类电商平台,毫不为过。但巨大的空间和市场预期,以及资本的追捧,仍像兴奋剂一样注入各类平台的血管中,刺激着他们本已相当兴奋的神经。

  短短两三年的时间,面向C端的,面向B端的,综合型的,垂直型的……各种模式的电商平台对生鲜领域轮番轰炸,在过去的2015年,这种热度有增无减。尽管目前看来,绝大多数电商平台还没有盈利的迹象,但各方对其预期还是相当看好。这依然是一个被资本看好的领域,在他们的眼中,继续烧钱一定能烧出一片新天地。


  ●生鲜蛋糕的诱惑

  2015年3月份的中国农业生鲜电商发展论坛上公布的一组数据显示,全国4000多家生鲜电商中,只有1%实现了盈利,7%巨亏,88%略亏,4%持平。在生鲜电商发展的过程中,问题集中体现在三个方面:农产品标准化缺失、冷链宅配难、消费者信任度差。

  这一组数据,与时下一片火热的生鲜电商现状形成了巨大反差,但即便如此,仍挡不住生鲜电商对从业者和各方资本的巨大诱惑。

  生鲜电商是一块有着万亿市场规模的大蛋糕,也是国内电商领域内最后的“处女地”之一。电商巨头进入、各路VC追捧都表明了生鲜电商这一业务形态已经得到了资本市场的认可。赛富基金合伙人阎炎曾表示:生鲜电商在初期需要大量的投入,但市场培育起来之后,其后发的增长势能将非常惊人。

  麦肯锡也传递出乐观的信号,其在《2015年中国数字消费者调查报告》中的数据显示,生鲜电商用户在一年中平均购买生鲜的次数为24次,排在常温食物、游戏类产品和电子票务之后,位列第四,若是只看实物类商品,则可排名第二,需求明显、潜力巨大。

  同样是生鲜电商平台,与面向C端普通消费者的模式不同,还有一类是面向B端的,对于这类平台来说,市场空间同样相当广阔。

  在面向B端的电商平台中,其客户很大一部分是餐饮终端,而在2015年2月份中国烹饪协会发布的《2014年度中国餐饮市场和2015年前景预测报告》中显示,2014年全国餐饮收入27860亿元,2015年中国餐饮业将迈入3万亿元新时代。据此推算,其食材采购规模就会高达8000亿元,而对于中小餐馆来说,食材采购是一个高频高额的刚性需求,商家几乎每天都需要采购,复购率高,黏性强,流水大。

  如果利用互联网技术将传统供应链进行优化升级,那么其背后隐藏的商机可想而知,而且餐饮仅仅是B端客户中的一类,还有很多传统流通渠道中的小批发商,也是重要的客户。由此可见这类电商平台的发展前景也是非常广阔的。

  ●模式不重要,重要的是前景

  在短短几年时间内,生鲜电商如雨后春笋般崛起,其类型也是千差万别。如前所言,按照其针对的客户类型,可以广义上分为2C和2B两种;而按照平台上的产品涵盖范围,又可以分为综合型和垂直型。

  作为电商领域的最后一块肥肉,面向C端市场的生鲜电商从2012年开始便进入快速发展期,几年来这种热度有增无减。

  电商巨头都在布局生鲜业务,天猫、京东、亚马逊、顺丰优选、一号店、我买网等综合型电商无一缺席。同时,垂直型生鲜电商也很受资本关注。本来生活、天天果园等相继拿到数千万美元融资,华为荣耀前总裁刘江峰辞职创办的生鲜电商DMall尚未上线已获亿元天使投资。

  虽然目前生鲜电商市场上玩家众多,但天猫占据了明显的份额优势,数据显示其渗透率达到43.8%,其后三名分别是京东、天天果园和顺丰优选,渗透率介于11%到15%。

  从中不难看出,用户渗透率的前五席几乎都被综合型电商占据。综合型电商做生鲜有几个明显的优势,包括流量积累带来的入口优势、品牌积累带来的信任感以及用户使用习惯的沉淀等,这些都是大部分垂直型生鲜电商短时间内难以企及的。

  然而值得一提的是,垂直生鲜电商也并非不被关注。在2015年5月份,天天果园就获得来自京东领投的7000万美元C轮融资。其他很多垂直生鲜电商平台也都颇受资本市场青睐,估值甚高。

  在2014年还涌现了一批面向C端市场的半成品食材电商,如青年菜君、蔬客配达、新味和绵绵生活等,虽然这类平台在需求真实性、购买频次、客单价、配送成本等方面一直受到质疑,但挡不住其估值日益提高的现实。

  如果说2012年是生鲜食品电商元年,那2014年可以称得上是生鲜食材电商元年,一年多以来,此类平台也在迅速崛起。尽管食品和食材只有一字之差,但其目标群体、经营模式等方面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