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食网 > 新闻 > 正文
聚焦粮食结构调整 探求农业供给侧改革
时间:2016-02-13 15:08:23

  我国去年粮食产量是12400多亿斤,前年的粮食产量是12150亿斤。这个产量虽然是连续多年一直在增产,但是它和国内的实际需求相比还是有缺口的。根据各方面情况的基本判断,现在从数量来讲,大概国内的供求缺口在400亿到500亿斤,也就是2000万—2500万吨,需求是大于供给的,所以从这个角度去讲,尽管年年丰收,但是人民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还存在供求的缺口,也就是说还必须通过国际市场进口一部分粮食。这是一个基本概念。

  数量是一个方面,但是品种结构又是一个方面。比如说现在进口粮食,实际的缺口就是2000万—2500万吨,但是去年我国进口的粮食包括大豆,实际进口超过了1.2亿吨。为什么进口量会比实际缺口大呢?有两个原因,一是品种结构。比如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植物油、畜产品的消耗越来越大,在加工食用植物油和供给畜牧业的饲料方面,大豆是一个非常关键的作物。因此,在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过程中,对大豆的需求增长是非常快的。但是由于在中国,大豆属于低产作物,而且它的经济收益也不太高,所以农民不大愿意种大豆。一方面大豆的需求不断增长,但是供给这些年不断下降。去年大豆总产量大概不到1200万吨,需求量远远超过了这个水平。去年进口的大豆超过了8000万吨,就是1600亿斤。可以想象,缺口只有四五百亿斤,但是光是一个大豆的进口就1600亿斤,说明缺口里面只考虑数量是不行的。1600亿斤大豆的进口,实际上就意味着满足大豆需求之外,还有大豆以外的其他产品实际上供给的数量是没有需求的,因为大豆顶掉了1000多亿斤。所以下一步农村改革中,很重要的是通过供给侧的改革,引导农民优化农业的生产结构,对有需求的产品要增加产量,对没需求的产品要逐步调减。

  除了大豆的进口远远超出供求缺口之外,还有一部分是品种调剂所必需的,比如小麦和大米的有些品种,但是还有一些品种,实际上是用来替代玉米的,主要品种是大麦、高粱、玉米酒糟,还有木薯和木薯粉。根据海关的统计,这几个品种去年的进口量大概接近3500万吨,就是700亿斤。从这个角度去看,真正有需求的,除了大豆以外需要进行品种调剂的小麦和大米,大概就是三四百亿斤,通过国际市场调剂就可以了。玉米的替代品之所以这么大规模进口,完全是由于价格,工业的玉米价格高于这些产品的价格,它就进来了。如果让玉米价格回归到按供需决定的市场价格水平,一些替代玉米的品种其实不需要进口。

  怎么叫合理的市场价格水平?就是你生产出来有人买,愿意卖,买卖都是双方自愿的,这就是个合理的供求均衡价格。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到目前为止还在实行玉米的临时收储价,但是已经从2014年每吨2240元降到现在每吨2000元钱。现在大体上从国外进口玉米,原则上到岸的价格加上1%关税,大概不会超过1600元,而替代品的价格可能还要略低一点点,每吨1500多元。这样的价格市场是接受的。饲料企业也好、加工企业也好,都愿意用这个价格。从目前的供求情况来看,从全球玉米和玉米替代品的供求情况来看,这个价格大概是一个比较合理的价格。当然,以后随着供求的关系它还会波动。现在基本的考虑是,所谓市场定价,就是要由消费者和生产者共同来议定这个价格水平。这个改革的具体措施还在进一步研究,到底政府再出一个临时收储价,还是价格就由市场决定,然后政府根据市场价和农民合理收入之间的缺口再对农民进行适当的补贴,具体的办法还在研究之中。

  3. 我国农产品产量大幅度提高,充分说明农业技术和农业机械化发挥了重要作用。农民的收入得以增长,但是部分地区依旧有丰产不丰收的现象。如何能让土地增产、农民增收统一协调?国家有哪些措施?

  陈锡文:据了解,增产不增收的情况确实是存在的,比如去年粮食增产了288亿斤,总产量提高了2.7%,当然它主要集中在一些粮食主产区。玉米现在是第一大产量作物。玉米的主产区主要在东北和内蒙古地区,其中吉林、黑龙江都是玉米最主要的产区。吉林主要提供商品玉米,由于去年价格下跌,所以农民在玉米上的收入不如原来想的那么好,产生了一定的收入增幅下降。

  吉林省农民去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大约增长5%,比今年全国农民收入增长7.5%要低。跟前几年相比,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一年大概增长10%上下,这个增幅也是下降的。所以,农民增收要通过很多办法,但是从主产区的情况来看,非常重要的就是要引导农民合理地调整生产结构,生产市场有需求的、能卖好价钱的产品。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