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食网 > 新闻 > 正文
聚焦粮食结构调整 探求农业供给侧改革
时间:2016-02-13 15:08:23

  4. 中俄农民合作应该朝着什么方向发展?目前中国已经从俄罗斯进口粮食,还有哪些合作的领域对中方来说比较重要?

  陈锡文:中俄两国之间的农业合作,我个人认为前景是非常广阔的。因为中国是世界上绝大多数农产品的第一消费大国,但是中国人均耕地在全世界来讲是非常稀缺的,人均耕地只相当于世界人均水平的40%。从这个角度讲,中国将是一个非常巨大的农产品市场,而且在一定程度上,除了口粮之外,其他一些农产品也会通过国际市场来调剂。在这个过程中,俄罗斯是一个国土非常辽阔、耕地和潜在耕地数量非常巨大的国家,所以在这方面具有非常强的互补性。俄罗斯作为很多重要农产品的供给方,可以对中国的农产品市场起到一定的补充作用。

  这些年来中俄两国之间的农业合作已经在积极开展,不断推进。有很多俄罗斯的农产品是中国有很大需求的,比如说大豆。大豆的缺口在中国非常大,现在国内消费的大豆80%以上是通过国际市场进口的。但是大豆从国际市场进口主要集中在南北美洲,主要是从美国、巴西、阿根廷进口,从俄罗斯也进口一部分,但是数量非常少。俄罗斯可以成为很重要的大豆生产国家,因为地域广大,特别是远东地区,已经有不少农民到俄罗斯租赁土地生产大豆,希望把这些大豆运回中国来,满足中国的市场需求。中国相当数量的小麦是从欧洲来的,俄罗斯也有自己的大粮仓,可以提供很多小麦的出口。

  俄罗斯农业现在相当程度上供求之间也存在着一定的矛盾,比如新鲜蔬菜在俄罗斯很多地方的供给就明显不太充裕,甚至有所短缺。因为蔬菜生产是一种劳动密集型的生产。同时不少地方,包括远东,很多中国农民愿意到那里种蔬菜,之后直接卖给俄罗斯,满足俄罗斯市场,这方面的市场前景是很广阔的。

  所以,中俄之间的农业合作有着非常广阔的前景。而且这两个国家,第一是近邻,第二在资源和产品方面、供给和需求方面有着非常好的互补性。下一步需要研究一些具体的政策性问题,比如说中国的农业生产者、农业企业到俄罗斯租赁土地,他们怎么适应俄罗斯的法律?如果是合法的租赁,俄罗斯怎么给他们提供必要的法律保障?比如中国农民生产的农产品,俄罗斯有着俄罗斯自己的标准,如何依照?比如化肥、农药等限制,怎么让中国的生产者能够了解这些规定?有些产品如果返回出口到中国,中国如何对待这些农产品?

  5.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农业供给侧改革将如何具体展开?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上如何具体保护农业生产者的利益?

  韩俊: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要加大创新驱动力度,要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进农业供给侧的结构性改革,核心是围绕市场的需求来进行生产,优化农业资源的配置,扩大农产品的有效供给,增强供给结构的适应性和灵活性,这是一个总的要求。

  供给侧改革,中央一号文件有很多重要的政策部署,从当前来讲,主要是抓好六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调结构。要调整优化农业的产品结构、生产结构和区域结构。一号文件提出要“树立大农业、大食物”的观念,也就是不能单纯以增加产量论英雄,要念好山海经,要唱好林草戏,要合理开发更多农业资源。特别是提出要统筹粮精饲发展,要为消费者提供品种多样的产品,这是调结构。

  第二,提品质。下大力气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水平,要适应城乡居民食品结构升级的需要,大力推进标准化生产、品牌化营销,特别是要提高消费者对国内农产品的信任度,这一点是至关重要的。

  第三,促融合。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因为传统上的农业就是提供农产品。实际上农业是接二连三的,不光是提供产品,不光有生产的功能,它还有生态的功能,生产、生活、生态三生农业,要深度挖掘农业的多种功能,要把农业生产与农产品加工流通和农业的休闲旅游融合起来,培育壮大农村新产业、新业态,更好地满足全社会对农业多样化的需求。

  第四,去库存。现在粮食、油料等很多农产品的库存相当庞大,去库存有一个过程,在去库存的过程当中也要把握好节奏,要防止打压现在的市场。因为现在农产品价格很多已经在下行了,如果把握不好节奏,可能下行的速度会更快一些,特别是玉米。因为粮食是商品,有的库存时限是有要求的,玉米库存有关部门正在加紧制定计划。

分享到: